说到痛风,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痛风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的尿酸水平过高,关节内有尿酸结晶沉积,可能会引起较为剧烈的疼痛感。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痛风在我国的患病率处于逐年升高趋势,并且其平均患病年龄也越来越低。对于痛风这种疾病来说,超声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诊断疾病,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那么,超声如何诊断痛风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痛风有哪些症状表现?
1.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是指本身存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还没有发作痛风的时期。在此时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与日常生活无异常,但在检查中能够发现持续性或波动性的高尿酸血症,此阶段可能会长达数年。
2.急性关节炎期
随着高尿酸血症的不断发展,患者可能会突发急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的剧烈疼痛,并伴随功能障碍、热、肿、红等症状。急性关节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在2周内可以自行缓解,但病情仍然处于发展趋势。
3.慢性关节炎期
如果急性关节炎患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期,而在此期间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痛风石。痛风石可能位于关节周围,表现于突起的白黄色物体,可能会破坏关节骨质,引起关节畸形等症状。
4.肾脏病变症状
如果痛风患者长时间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肾脏病变,引起白泡沫尿、夜尿增多,贫血、水肿、高血压甚至血尿、肾绞痛等症状。
二、痛风在超声检查下的典型表现
超声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超声检查下能够发现双轨征、痛风石、聚集体和骨侵蚀等症状。
1.双轨征
在超声检查下,双轨征是痛风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的透明软骨上有尿酸盐结晶,与骨轮廓共同呈现出平行的双轨,这是诊断尿酸盐沉积的重要证据。
2.痛风石
痛风石是痛风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在超声检查下,医生能够看到肌腱内、关节外,存在低回声或高回声的不均质聚集物,可能会伴随后方声影,并且四周环绕小的无回声晕。
3.聚集体
在超声检查下,医生可能会在患者的肌腱内或关节内发现聚集体。聚集体属于高回声灶,即使改变声波角度或增益最小化,同样能够有高反射性保持,也可能会伴随后方声影。
4.骨侵蚀
部分痛风患者在超声检查下能够发现骨侵蚀表现,具体是指关节外或关节内的骨表面连续性被破坏,这也是诊断痛风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哪些痛风患者可以接受超声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红肿,或者其他疑似痛风的症状表现,无论是否存在尿酸增高,都应当接受超声检查,从而筛查或鉴别疾病。如果患者确诊皮下结节或痛风石等关节炎,则需要接受超声检查,能够对皮下结节或痛风石的大小、性质进行评估,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如果患者需要防护电离辐射,或者由于多种原因无法接受双能CT检查,可以接受超声检查来替代,与双能CT具有同等地位的诊断效果。如果患者体内存在金属异物,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同样可以选用超声检查来诊断痛风。
四、超声对痛风的应用方向
前文中主要叙述了超声对痛风的诊断方式,而除了诊断以外,超声对痛风患者也有其他应用方向。首先,对于已经确诊痛风的患者,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对疾病进行分期。比如,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关节腔积液程度、滑膜炎炎症程度以及关节内晶体沉积程度,从而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其次,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接受复诊,运用超声检查来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因为超声检查运用了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电离辐射,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接受检查,比如部分患者在经过规范治疗后,超声检查下的双轨征会消失。最后,对于需要注射药物或关节腔穿刺的患者,也可以在超声检查的指导下进行,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痛风是由于高尿酸血症而引起的并发症,超声检查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方式,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诊疗,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