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发展

□ 泰安市委党校 王继冬

2025年04月23日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加快培育壮大医养健康产业,而健康养老是现阶段康养产业的主要任务。康养产业是将医疗服务与养老保障有机结合,实现多维度个性化差异健康需求。

一、统筹谋划,完善康养产业系统化布局

完善多层次康养福地信息化平台,围绕康养产业发展的数据、合作等关键服务需要,构建建设全民健康信息、构筑产业投资、融资、拓展会议会展、扩建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建设特色优势康养小镇,把康养小镇划分为六种类型:生态康养型、文化养生型、运动休闲型、医养融合型、养生社区型、田园康乐型。突出特色培养,按照各自特色为基础,打造特色小镇。健全规范标准化康养服务机构,建设医养联合体,整合医护资源。引进培养康养复合型人才,坚持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康养产业战略人才,大力引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培育科技前沿康养龙头企业,培育优质康养品牌,实施康养产业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康养产业品牌梯次培育机制,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二、多元发展,夯实康养医疗建设保障基础

研发康养生物医药,助力康养产业新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新技术药物、创新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和高科技医疗器械。发展壮大药品流通业。支持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或内部整合等多种方式,形成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药品流通网络。鼓励药品零售业集约化连锁经营,合理布局规范完善医保定点药店布局。拓展康养中医中药,夯实传统养老文化根基,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对健康养生的积极促进作用,推动中药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建设现代中药、康复保健等融为一体的中医中药产业。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扶持、规范和发展民间特色中医药,鼓励和支持民间特色验方、特色疗法进入商业开发和大规模临床应用。提升中药种植加工现代化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国家规范化标准的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升级,培育建设特色中草药产业园。开发康养智能辅助器械,满足康养产业服务需求。

三、突出特色,打造康养产业知名品牌

打造康养品牌,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建立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居家、社区、机构分类覆盖康养服务体系,深化医疗与康养的机构合作。开展社区居家康养服务。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康养服务,发展和加强长期护理康复、老年病和慢性病治疗等接续性机构建设。整合社区(村)医疗、养老、康复等资源,融合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等服务,积极参与社区的居家康养服务工作。壮大老年用品产业,挖掘老年旅游产业市场,围绕适合老年人的需要,设立老年用品专柜、专卖店。鼓励企业开发优质高效的老年生活用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险种覆盖面。突出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优势,积极探索“旅游+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康养产业综合特色品牌,结合城市规划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康养产业,形成点线面结合、各类区域协调的多层次空间架构。

四、产业融合,实现多元产业集聚与提升

弥补医疗服务短板,完善康养医疗产业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医疗服务提升计划,科学统筹谋划临床专科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专科。大力推进多元化办医,放宽社会力量兴办康养服务机构的准入条件,鼓励二级医院积极与民营资本合作,加快向老年康养专业转型。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以“互联网+”为手段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推动创建智慧医疗服务品牌。规范健康管理,实现健康要素有机结合。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拓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链,打造一批特色的健康管理企业,形成链条式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联体建设等工作的统筹接续,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的推广。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建立多方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健身健康体育设施,保障基础设施供给,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重视康养扶贫,体现康养共同体价值。加快推进健康产业扶贫,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打造一批辐射面大、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扶贫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加大种植产业扶贫力度,实现康养扶贫目标。推进中药材种植产业扶贫,健全中药材种植发展与农民经济效益结合机制,联合上游基地种植和下游企业产品生产加工,形成从种植基地到精深加工再到消费市场的可拓展可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农旅结合扶贫力度,实现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健康养生项目与农业精品园区建设相结合,建设各具特色的健康休闲养生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夯实康养人才基础。推进农村劳动力康养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民生保障兜底扶贫,实现全民享受康养福利。实施医疗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健全基本医保及大病临时医疗救助,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大思政课”背景下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4/23/028030.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