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造提升中的应用

作者 □ 蚌埠学院 李作美
2025年04月25日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推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造的有效路径。以蚌埠学院为例,通过共建产业学院、优化课程体系、推行双导师制和企业实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研究表明,该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食品科技成果转化。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课程、拓展企业合作,推动专业建设发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导致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适应周期较长。因此,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成为高校推动专业改造提升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蚌埠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立足蚌埠、面向皖北、辐射长三角,依托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安徽丰原集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设校企合作班,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本文以蚌埠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造提升中的应用,重点分析该模式的构建、实施及成效,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在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强调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蚌埠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改造提升过程中,构建了“三服务、三引入、三共同”的协同育人体系:

三服务:高校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与创新平台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升级。

三引入:高校引入企业的行业专家、核心技术与先进设备,弥补自身实践教学环节的短板,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三共同: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确保培养方案符合行业需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产业学院与校企合作班的建设

蚌埠学院与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和“丰原海外工程师学院”,通过整合高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教学-生产-研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学院还与知名食品企业合作,设立校企合作班,并制定明确的联合培养计划,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产业学院和校企合作班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将食品行业最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引入教学环节,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和前沿性。其次,实行“课堂教学+企业实训”的双线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后,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深度实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此外,企业导师直接参与教学,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

(一)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教学改革

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重点体现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重新配置、应用型课程的开发及企业案例教学的引入。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理论课程学时,增加实践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其次,与企业联合开发应用型课程,如《食品生产质量控制》《食品加工工艺优化》等,使课程内容更贴近行业需求。

为了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专业课程引入企业案例,如在食品安全管理课程中,分析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结合真实案例探讨HACCP体系的应用。实验室建设也进行了优化,模拟企业生产流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企业导师进课堂,开展食品行业专题讲座和实训指导,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强职业认知。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蚌埠学院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学生由校内教师指导理论学习,同时由企业导师指导实践操作。为增强培养效果,校企双方共同设定培养目标,并引入企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任务。例如,第7学期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项目驱动方式开展学习,如食品生产线优化、新产品研发、食品安全检测等。第8学期,学生继续在企业完成毕业实习,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技术攻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学院与企业共建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如食品工艺改进、新产品开发等。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不仅获得了实践经验,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改造提升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经过长期企业实训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其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进入校企合作班的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大部分进入食品行业的知名企业或创业。第三,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企业案例教学和应用型课程的引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最后,校企合作关系得到深化,企业不仅为高校提供实训基地,还主动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四、结论与展望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改造提升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蚌埠学院通过构建产业学院、优化课程体系、实施企业实践培养等措施,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推动了食品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1zygzts034)。

上篇:社区教育舞台上的中职语文 ——地方文化教学的实践智慧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4/25/028069.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