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基于TRIZ理论的景观设计教学专创融合研究

作者 □ 山东理工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李蒙
2025年05月13日

本研究探讨了TRIZ理论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思维融入设计思维,创新方法融入设计方法”的专创融合教育理念,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优化及考评机制完善三个维度阐述了具体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引入TRIZ理论后,学生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展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课程实践证明,该融合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研究背景

“专创融合”是指将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教育,挖掘和丰富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资源。本课题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旨在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重点解决当前创新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景观设计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具体而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场地调研能力、资源分析能力、创意策划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应对传统教学侧重知识传授而欠缺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将TRIZ创新理论融入景观设计教学中,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创新思维并提升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理论

现代创新理论不仅涵盖了创新思维流程,还包含了丰富的创新方法。在景观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以TRIZ理论的解题过程为主线,设计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创新方法。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该理论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创新工具,按照解题流程获得理想的解决方案。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设计实施效率。

在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创新方法包括5W1H法、思维导图法和鱼骨图法等:

(一)5W1H法:一种深度剖析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回答六个基本问题——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o(谁?)、When(何时?)、Where(何处?)、How(如何?)来全面理解设计任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发现问题、梳理创新需求,并以客观清晰的思路解决问题。例如,在景观设计项目初期,学生可以利用5W1H法对场地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关键挑战。

(二)思维导图法:这种图形化工具模拟了人类大脑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表达复杂的设计思路。在景观设计中,思维导图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设计思路的结构和脉络,理清各个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更加系统和连贯的设计方案。例如,在概念设计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组织和展示他们的创意灵感,确保设计过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三)鱼骨图法:也称为因果图,通过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景观空间的关系构成。鱼骨图法适用于景观设计中的结构分析和问题诊断,能够快速识别影响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例如,在评估景观设计方案时,学生可以使用鱼骨图法来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潜在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总之,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现代创新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还能有效推动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三、教学策略

(一)基于贯穿创新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有效整合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我们重新设计了课程体系,摒弃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两段式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能力培养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基于景观设计的实际工作流程,我们将课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阶段、创意阶段、制作阶段和汇评阶段。每个阶段不仅结合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还融入了创新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学习过程,具体如下:

1、分析阶段: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系统地掌握场地信息和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应用5W1H法、鱼骨图法等创新工具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初步构思。

2、创意阶段: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资源分析等工具进行发散性思考,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通过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筛选出最优方案。这一阶段强调创新思维的构建和创意策略的制定。

3、制作阶段:学生应用专业软件绘制设计图纸,模拟表现景观空间,并制作展板展示设计方案。此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技术操作能力,还需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担当意识。

4、汇评阶段:学生通过汇报演示、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估。该阶段旨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这种递进式的教学设计不仅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还确保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积累并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包括:

1、项目驱动式教学:每一堂课前,教师会在“课程群”发布详细的“导学单”,明确告知学生本次课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及准备工作。学生需根据导学单提前预习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

2、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发布课程资源、教学资料,并通过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3、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创意策划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深化设计。

4、多元互动教学:采用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在制作阶段,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利用专业软件绘制设计图纸,并通过团队协商解决问题,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检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评机制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达成情况,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多维度评价两个方面:

1、过程性评价:考评过程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四个阶段,涵盖教学过程、设计过程和信息化教学互动的情况。通过对每个阶段的学生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和评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展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分析阶段,学生需要完成调研任务并提交调研报告;在创意阶段,学生需展示其设计方案,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和建议。

2、多维度评价:针对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分层次,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例如,在创意阶段,学生不仅要提出设计方案,还需要阐述设计思路和创新点,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价。此外,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这种考评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注重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潜力,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的评估和支持,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反思和总结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综合知识体系,成功实现了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变化展示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设计整体观的建立:学生在处理景观设计任务时,不再局限于细节的拼凑,而是从宏观视角出发,全面考虑场地的整体布局和功能需求。这种全局观不仅提升了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二)创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面对设计任务时,不再简单地模仿或复制现有案例,而是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找到设计的关键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这种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具自信和创造力。

(三)创新能力的增强:学生在设计创新过程中,不再盲目尝试,而是遵循系统的创新方法,有条理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的创新性,还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课堂互动的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显著增加。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共享,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质量和成果的提升:通过引入创新教育,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设计作品的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课业作品在各类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我们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还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

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L2022Y10170031)

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4051120019)

作者简介:

李蒙,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及实践研究、创新方法研究。

上篇:以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实践研究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5/12/028287.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