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状及健康管理策略

作者 □莫宝莹
2025年05月13日

当我们关注身体衰老时,往往最先在意的就是皮肤皱纹、花白头发这些肉眼可见的衰老信号。但是,却有一项更隐蔽、更深层的衰老正在每个人的骨骼中悄然发生——这就是被称作“沉默杀手”的骨质疏松症。它会无声地侵蚀骨质的坚固结构,初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当某天因轻微扭伤就骨折时,可能才惊觉我们的骨骼系统早已不堪重负。

这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正影响着我国无数的中老年人,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和重视却仍显不足。接下来,大家一块来随本文详细认识一下吧!

骨头里的隐形变化

正常的骨骼其实就如同精密的建筑结构,外层是坚硬的骨密质,内部是支撑力强的海绵状骨小梁。但年龄增长、不当饮食、缺乏运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都会打破骨骼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负责分解旧骨的破骨细胞加速运转,而建造新骨的成骨细胞却工作效率下降,导致骨量的不断流失。这种持续的侵蚀不会带来疼痛或红肿,但却会逐渐掏空骨质的致密结构,形成肉眼不可见的“蜂窝状”空洞,最终演变为易碎易折的薄弱部位。这种变化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当人们意识到骨骼问题时,往往就已经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结构性损害。

无声侵蚀带来的致命风险

骨质疏松对健康的威胁是远超普通人想象的。脊椎骨承受不住压力发生微骨折时,会导致持续背痛和驼背畸形,严重者甚至还出现身高缩短;股骨颈骨折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术后卧床带来的肺炎、血栓等并发症更是会直接增加死亡风险;而腕部骨折虽然不像脊椎或髋部骨折那般危险,但却会严重阻碍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无疑是在提醒我们,呵护骨骼健康从来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课题。

警惕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虽然骨质疏松的早期隐秘性强,但也是有线索可循的。持续性腰背部钝痛往往就是最常见的警示,这种痛感会在久坐、站立或轻微动作后加剧;身高出现逐年缩减(两年内降低超过3厘米)时,就意味着脊椎可能已发生了压缩性改变;而出现轻微外力后的脆性骨折更是危险的信号。对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绝经后的女性、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自身的筛查意识,只有早期发现才能为骨骼健康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

为骨骼搭建防护屏障

一般而言,骨质的积累会从童年开始,30岁左右达到峰值。即便已步入中年,通过科学管理仍能有效延缓骨量流失。对此,每日建议大家摄入至少1000毫克钙质,但单纯的牛奶、豆腐补充也远远不够,需要配合维生素D来促进钙的吸收。而晒太阳则是最经济有效的补D方式,不过建议大家要避开紫外线高峰期,每日暴露四肢皮肤20-30分钟即可。在运动选择上,则需兼顾承重训练(快走、慢跑)与平衡训练(太极拳、单腿站立),通过适度的压力来刺激骨细胞活性。大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切实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否则尼古丁和酒精的摄入都会干扰钙代谢加速骨质流失。

应对骨质流失的科学策略

确诊骨质疏松是需要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的。在临床上,对骨质疏松医疗诊断的金标准便是T值检测,随后医生便会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骨折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比如说,促进骨形成的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和抑制骨吸收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等基础药物,必须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钙剂则需要随餐分次服用以提升吸收率,补充维生素D还要定期监测血钙指标以防止过量。在此治疗过程中大家需要坚持随访复诊,医生会根据药物的反应和各项指标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

综上,骨骼健康不应是对抗衰老的战场,而应是持续一生的自我养护。从今天的饮食选择、生活方式调整开始,就是为未来的自主生活埋下保障。每份对骨骼的用心呵护,都将转化为站立时的挺拔身姿、行走时的稳健步伐,以及抵御意外时的安全保障。当我们真正理解生命的质量是建立在骨骼的坚实基础上时,就会明白那些日常的点滴坚持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记住,关爱骨骼健康永远没有“太早”之说,大家的每一分投入,都是在构筑未来从容生活的资本。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上篇:没有了
下篇:超声检查前的准备事项:空腹与憋尿的学问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5/12/028295.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