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3年7月2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文化传承 关公磨刀节,忠义千秋话传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公磨刀节,忠义千秋话传承

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活动在全国多地乃至海外的华人社区开展。关公节庆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风特色,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已成为弘扬关公忠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的活跃载体。

近日,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增武等一行3人赶赴广西恭城、福建东山等地调研,深刻体验和见证了关公节庆的巨大魅力、强劲活力和它的影响力、凝聚力。

山西:南北联动颂忠义

山西历来忠义之士辈出,山西夫子、武圣关公是忠义的化身,关公的忠义文化深入人心。为了运用和发挥好关公得天独厚的忠义文化资源,农历五月十三,民间俗称“关公磨刀日”,在山西境内从南到北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关公节庆活动。

关公故里,忠义之城。运城关帝庙博物馆6月25开始就积极组织“祈福巡境文化交流 晋闽携手共传忠义”关帝南巡活动,通过走出去,把北方地区传统的关帝巡城和南部地区的踩街活动结合起来,把关公文化传承、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结合起来,历时十六天,行程上万里,赴福建泉州关岳庙、洪濑关帝庙、石狮大仑关帝庙等七座宫庙进行了关帝巡境踩街活动。当地用最传统的礼仪来迎接和庆祝,在此过程中,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推动了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大展示和大交流,把关公故里的忠义文化、晋是好运、“天下关庙一家亲”的文化理念传达出来,推广出去,让广大民众深刻感受到关公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让关公忠义文化点燃全民激情、汇聚全民力量,促进晋闽两地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会太原,晋商之都。太原市关帝庙博物馆围绕展示古建之美,传承忠义之魂,体验文武之道,张扬时代之风,推出“忠义关公 万里茶道——关公民俗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多角度展示文物保护成果,丰富民众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大关帝庙的文物古建、“万里茶道”遗产提名点等历史特色,以太原传统民乐表演、非遗体验活动、关公文化主题讲座、形意拳表演、茶文化推广、武礼表演等形式,通过讲述关公文化、晋商文化,厚植现代人崇文尚武的爱国情怀。在军礼和吉礼的展示中,以礼乐大典这种传统仪式来敬关公、思关圣,传承关公忠义精神,以此弘扬新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新城市的精神文明特色。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古今生活相融合,集中展示太原府城关帝庙的文化魅力和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涵。“万里茶道”主题活动以武夷山、羊楼洞、太原等城市为代表,做茶文化展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晋剧名家武凌云等进行《千秋关圣》现场助兴表演,将关公忠义仁勇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塞外北国,古都大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历来民风淳朴、强悍尚武。关帝庙第八届“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祈福大典活动,在坐落于大同市鼓楼东街的关帝庙戏台前隆重举行。现场鼓乐齐鸣,汉服展演、迎刀献礼、文祭武祭、恭读祭文、集体祈福、上香磨刀等众多祭祀环节生动再现“关公磨刀日”古礼祭祀盛典。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党支部书记胡学忠介绍,大同关帝庙将关公文化同道教文化、边塞文化、军旅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紧密结合,独具边塞古都的文化特色,是当地的群众最喜欢的重要传统节庆之一。

福建东山:关帝缘系两岸亲

农历五月十三上午,在《我们都是一家人》歌舞表演中,第十五届海峡论坛· 第三十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暨东山关帝文化纪录片发布仪式拉开序幕,来自山西、河南、湖北、河北、山东与世界各地关帝信众、企业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2000余人齐聚福建东山,共同见证了这一隆重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贺信中提出殷切期望:“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东山是重要的台胞祖籍地,东山关帝庙是台湾关帝庙的香缘祖庙,关帝文化从这里走向台湾、走向世界。据了解,一直以来,东山县继承和发扬中华关帝优秀文化,依托东山关帝庙密切同台湾信众、宫庙及民间团体的交流互动,积极打造海峡两岸关帝文化信仰的重要朝圣地,有力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一家亲。今年1月,东山关帝庙还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东山县正在积极推动两地产业深度对接、文化深度交流、民间深度互动,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正如中国国民党中常委秘书长、台湾青年菁英协会理事长谢坤宏在开幕式上所言,一座关帝庙,悠悠两岸情,每年台湾同胞都会组团返乡,来到东山寻根谒祖、联谊交流,印证了千年古榕同根茎,海峡中华一家亲,两岸同胞亲骨肉,隔山隔水难隔心。他表示,两岸同胞必将共抒民族情怀,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东山关帝庙是明代、部分为清代和近代相继完成的特色建筑。以精美绝伦的瓷雕而著称的关帝庙面积虽然仅680多平方米,它的深远影响和辉煌历史却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

这里成为从最初的唐总章3年(公元670年),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开始,戍边屯军几十人的铜山小岛,到绵延至今二十余万东山人的精神之源。他们以关帝为义父,尊关公为帝祖,千百年来的世代传承是中华关公信仰文化中的奇迹。关帝已经成为融入他们生活与血脉之中的客观存在,在每一户的堂屋里最重要的位置便是关帝爷的造像,以一种最家常的最传统的最亲近的方式敬奉。

关帝的节日已经成为东山人的民俗盛宴。传至今天,在现代文化的浪潮中更加显得多姿多彩和弥足珍贵,如一枝独秀的传统文化奇葩绽放在东海之畔。在东山人的奋斗与奔走海外的漫长岁月中,关帝文化飘洋过海,广布于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等地,以台湾为最,80%以上的关帝庙来自东山。已故著名关公文化研究学者胡小伟定义东山为关帝文化传播海外的重要码头。 以郑成功之子郑经和水师提督施瑯将军为代表人物,将关帝文化传播台湾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铜山古城见证和体验关公节庆的盛大狂欢,不仅仅是古老传统仪式的复活,而是一种集体的精神图腾,来自山西运城关帝祖庙、河南洛阳、河南赊店、河南周口、湖北荆州、闽南当地关帝庙、台湾及东南亚的广大信众汇聚在这声势浩大的活动中,踩街队伍排成长龙,有舞龙舞狮、织网舞、八抬大轿、海底反、海浪舞,还有关公、仙女等扮相的各类表演,惟妙惟肖,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在这里,每个人的面孔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欢喜;在这里,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奔腾着来自山西夫子的神圣激情;所到之处的门店酒肆,门前设置贡台,贡献香花鲜果。窄窄的街巷里簇拥的人流涌动,他们欢呼跳跃,载歌载舞,鼓乐喧天;人们翘首以盼,无论老幼都虔诚地站在两边恭候着福首周公、福首关帝的到来,家家户户门头结彩张灯,堂内的帝祖像前灯烛齐明,门前摆放着早已备好的鞭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阵又一阵传来,激昂的鼓乐回荡在弥漫的硝烟和飞舞的纸屑里,他们双手持着燃好的三枝香,望着远远的迎面来的仪仗队伍中的帝祖口中念念有词。祈愿帝祖回家看看。此时会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关帝爷威然端坐在八抬大轿里从一代又一代东山子民们的门前走过,如在一幕幕长长的老电影中回放,张家添丁的喜悦,李家新婚的欢喜,都铭记在数百年的时光里。

在这里,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文明交织在同一时空中,山西夫子,山西神圣,一个异乡人在此享受着如此的荣光与崇敬,令我们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更能体会到本次大会“缘系关帝,融合两岸”的深刻含义!

恭城武庙:汉瑶同贺倾城欢

每逢农历五月十二这一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举办关帝庙会活动的高潮,历经400多年的传承,已成为恭城周边湘、粤、桂地区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文化盛会。早在2010年已被列入第三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6月26日至29日,恭城举办2023癸卯岁恭城关帝庙会活动,吸引了周边省、市、县十几万民众的踊跃参与,是这里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其隆重热烈程度远远超越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在西南一隅山城的大街小巷里,体验张灯结彩,条幅满街,人潮涌动的热烈而盛大的场面,感受这里以关公庙会为载体的传统文化魅力和活力。

精美的古建筑和古老的街巷足以证明,历史上恭城因水运优越的枢纽地位,货畅其流,广布四方,至今县城十六个社区仍然以码头称谓。明清时期最为繁盛,商贾云集,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在此均有会馆。硕果仅存的湖南会馆保存完好,成为当地的三庙两馆文旅片区经典建筑之一。

恭城人历来有崇文尚武的文化传承,应源于县城中心的恭城文武庙。始建于明代的文武庙背靠印山,俯视茶江。左文庙,右武庙,浑然一体,中间是文武广场。据说在全国仅此一处。恭城文庙、武庙均为典型明代建筑,两庙布局对称严整,尤其是金色的琉璃瓦和巍峨的建筑造型别具一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每年举办恭城关帝庙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恭城人敬奉三国名将关羽的习俗由来已久,汉族和壮族、瑶族都尊之为武圣公,建祠称武庙或关帝庙。当地老百姓传说:有一年恭城周边百日无雨、田地干裂、人畜饮水困难,为解救百姓的困难,当地信仰关帝的人士就发心许愿,组织大家到关帝庙求关帝爷帮助降雨。后果然及时雨来临,为感念关公恩泽,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恭城民众便纷纷自发到关帝庙祭拜。

恭城关帝庙理事会理事长高喜鹏自豪地告诉我们:恭城关帝庙会于1993年恢复至今整整三十年,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县里引导协调,一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所有参与者都是志愿者,已经是当地百姓心目中春节以外的重大节日,也是全国唯一把五月十二作为关公磨刀节的地方。在这次恭城关帝庙会推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彩扎花灯展、传统古装戏演出、潮汕英歌表演、澄海云二锦鱼舞、麒麟舞、藤县醒狮梅花桩表演、业余文艺队优秀节目展演、关公巡游等活动,人们迸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关帝庙全天香火鼎盛,民众络绎不绝、摩肩接踵。前院里演的是祁剧杨家将系列《四郎探母》和《挂印封侯》,后院大殿前天井里的香炉和香池前,一排一排前来进香的人们,将香火高高举过头顶,鞠躬祭拜,然后将香纸虔诚地投入到香池与香炉中,熊熊的火焰和升腾的青烟里寄托着大伙儿的美好愿望。文物管理所的消防人员和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不时地用装有微喷水雾设备进行压制处理。恭城关帝庙管理所所长秦保义介绍,作为文物管理部门,在坚持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积极地为庙会做好一切保障,首先是防火确保文物安全,二是必须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确保空气不受污染。恭城关帝庙庙会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也成为带动恭城文化经贸活动繁荣的重大节庆。

在关帝巡游的14个码头,每到一处都会有一个小高潮,各个码头都供关帝塑像或画像,有烤猪、牛、羊、鸡、鸭、鱼、蛋等极为丰盛的供品。当关帝神像抵达码头时,礼炮齐鸣,长者宣读祭文,歌颂关帝的忠义仁勇,人们纷纷焚香添烛,共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这人山人海的空前盛会里,特别感受到恭城关帝庙会这一独树一帜的民俗文化传承活动得民心、顺民意,既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更有其全民参与万众狂欢时代活力。充分体现了这里政通人和、民风淳朴、百业兴旺。

(郁旭光 郝伟 文/图)

恭城关公巡游活动现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