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3年8月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会展资讯 2023粤澳名优商品展 在澳门举办 第31届全国图书 交易博览会举办 “杭州宋城” 奉上夏日娱乐盛宴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 举行开馆仪式 “艺韵潮白”文化艺术周举办 黍米流香 成都大运会文化活动举行 度假避暑到留坝 逛逛“后备箱集市” 特色课堂丰富假期生活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黍米流香

黍是典型的北方作物,和水稻一样都有着摇曳的身姿。犹如孪生姐妹一般,一个生长在南方的水田、一个生长在北方的旱地,续写大地上的春荣秋丰。每当收割时节,秋风吹过田野,一浪一浪的黍谷,流水行云般荡漾起伏在连绵的山岭之间,舞动出农人们丰收的喜悦。

据考证,早在1万年前黍就出现在黄河流域先民的生活里,作为中国最早栽培的植物之一,黍无时不在我们的历史中闪现出它的身影。仅在《诗经》中“黍”就出现了19次之多,“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豳风·七月》;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在前人对五谷的排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五谷,麻、黍、稷、麦、豆也”“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等多种解释。从诗经时代至唐宋时代,黍都是中国人的主食。孟浩然的诗:“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就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在后来生产和技术、人口的演进中,小麦、水稻逐步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黍因产量低,种植面积就逐步减少了。今天在“小杂粮王国”山西的山区,更北的内蒙古,西北的陕甘宁,黍还在人们的生活里流光溢彩,散发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

在40年前的山西晋东南一带,人们搬新家、生小孩及过一些节日,许多人家都要依照传统,用黍米面做出各种造型的糕饼。送糕饼祝贺亲戚朋友的乔迁之喜;喜得贵子的人家会把做出的糕饼送给左邻右舍,分享添丁进口的喜悦;节日里老人们会用蒸熟的黍米面做出狗、鸡、羊等多种造型,用于许愿祈福。用黍米面做糯软香甜的枣糕、用黍米发酵做凉糕的风俗,依然是武乡丰州镇周边村里的传统,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电商和物流,瓦窑科村的枣糕走出了大山,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

如到山西旅游,在许多饭店可以点到一道主食叫泡泡糕,这是用黍米面包豆沙,在油锅里炸出的食品。外脆内糯、豆沙绵甜。是许多山西人招待朋友,或是结婚、满月等喜庆活动中必点的美食。当然黍米还是做黄酒的主要原料,从平遥晋升炉食铺的黄酒、大同雁同府的黄酒,到“南绍北代”的山西代县多家黄酒企业,黍米是这项文化经济事业里的主角。

出雁门关,在朔州、大同的街市上,可以发现一二家写有“糕店”的饮食店,他们是以出售蒸熟的黍米面为主,配以羊肉蘸料、土豆蘸料。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买几两或半斤配以蘸料来食。然后店家就会从大块的黍米面团上,切一块称好给顾客,坐下来品味一顿独具地域特色的原生态饮食,当然是古风悠然的体验了。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黍米是禾本科家族里含糖量大,食后耐消化的谷物,千百年来就一直在我们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年晋商走西口,褡裢里背的多是黍米食品,因为有耐力,他们可以走得更远,和今天反映晋商影视作品里鸡鸭鱼肉的表现是有些远了。从黍米的种植变迁里,植物经济文化流淌的脉络清晰如一条线。(郝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