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3年9月13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教育论坛 新课标理念下“5+5”古诗教学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课标理念下“5+5”古诗教学法

一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出塞》教学设计简析

□ 作者 王学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构建方式更有助于语文课程这一特点的落实,因而感受人文主题与落实语文要素便成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古诗作为某些单元整体中的一部分同样承载着这一使命。如何在古诗教学中使二者有机融合,扎实落地?笔者经过反复实践与思考,摸索出“5+5”古诗教学法,即五个步骤,五种策略。下面仅以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出塞》一诗的教学设计为例,做简要分析。

阅读导语

明确“双线”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位于教材第七单元的首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古诗三首》的前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第三首是宋代李清照的怀古诗《夏日绝句》,三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有了对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认知,古诗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更加精准:关注每首诗中写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理解诗义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解读诗题

认识作者

古诗有多种分类,从内容方面就有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等多类,作为边塞诗在小学阶段这是第一次出现。课前热身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诵读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并从内容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了它们的类别,然后引入正题。

教师:我们继续学习两类新诗——边塞诗和怀古诗。第一首《出塞》就是一首边塞诗,你知道什么是边塞诗?“出塞”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教师归结: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比较盛行。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时经常用的题目,人们看到“出塞”就会想到边塞诗,可以说它是边塞诗的标志。

教师: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

学生介绍作者王昌龄。

教师小结:作者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经考证,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他的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该环节通过对边塞诗、诗题及作者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感知边塞诗的创作源泉,作者的创作风格与成就,为接下来的理解诗文内容奠定基础。

理解诗意

品悟诗情

每首诗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情意相融,密不可分。理解诗意的过程也是品味诗情的历程。笔者主要通过以下策略实现“双线”融合。

策略1:图文结合,了解背景

任何一首诗作都是有创作背景的。《出塞》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气势磅礴的写出了时间跨度的久远悠长,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该句无论是学生自主诵读,教师代入式范读,都不可避免的因字面意思产生对时间和景物的曲解,误认为是“秦朝的明月照着汉朝的边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通过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走出对“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上的误区,认识到这既是秦时的明月、边关,也是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变迁的是时光,不变的是景物。为进一步感受诗人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教师因势利导:

教师:既然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第一句直接改为我们好理解的“秦时汉时明月关”不行吗?请同学们对比着读一读原诗句和改后的句子,你觉得哪句好?

出示对比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汉时明月关,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互文是指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际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本诗中就是指秦朝和汉朝共同的明月和边关,这种互文的修辞手法更能凸显出边关忧患存在的时空跨度之大,历史悠久——自秦朝建立起防边筑城的措施以来,到汉至盛唐时期,近千年来边关战事从未间断,使得民不聊生。

该句通过出示插图以及巧改诗句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互文写法的意图,认识到边关战争自远古至汉到唐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史实,从而感受到诗作产生于诗人对国家边关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地深深忧虑背景之下。

策略2:想象画面,丰富内涵

古诗的特点是言简意丰,因此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借助想象丰富内涵尤为必要。对《出塞》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理解可见一斑。该句表达了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何让生活在幸福现实中的孩子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是教学的难点。

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提问:由“人未还”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边关战事的惨烈、戍边将士的家人期盼亲人还乡等角度想象)。

教师激发:同学们你们想看看戍守边关将士的真实生活吗?

播放影像: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戍边将士可歌可泣的战斗场景。

教师:看到这些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只是边关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因为连年战争,使得将士们伤的伤,死的死,由年轻到年老……他们终生都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

该环节通过想象画面、影像再现等环节,将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为一体,感受到边塞岁月的艰辛,边关战争的残酷,戍边将士的悲壮,从而产生对他们的敬仰、同情之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策略3: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已学习,对于四年级学生已是具备的技能,且从教材编排特点(古诗右侧列出的五条注释都是对后两句诗词的解释)也体现出编者的意图。

教师:该诗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运用注释理解”。

教师:下面就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恰当的理解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交流的方式理解诗义,从而完成对整首诗的理解。

策略4:补充资料,深化主题

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对于这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来说,第三句中的“龙城飞将”便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它在注释中只解释为: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李广到底有哪些卓绝的战功以致被五百年后的诗人王昌龄如此怀念,这就需要补充资料了解该人物。对惜字如金,距今久远的古诗词,在教学中进行适时的资料补充是必不可少的,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诗中涉及到的人物资料,有助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教师:你对李广有哪些了解?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关于李广的重点资料介绍:李广是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曾经驻守在龙城,任骁骑将军。匈奴犯境,李广率领兵士英勇抗击,舍生忘死,使得匈奴只要听到李广这个名字就闻风丧胆,数年来不敢再侵犯汉朝边疆。因为他骁勇善战,被称为“飞将军”。

课前的查找资料和课上的资料补充有效填补了学生对“龙城飞将”这一人物认识上的空白,并感受到李广舍生忘死的民族气节,提升了对诗人借古抒情、希望朝廷重用良将、渴望国泰民安的爱国情怀的认知。

策略5: 诵读诗文,体会情感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古诗文教学以诵读为主,少作串讲……在吟诵过程中,将古诗文的韵味读出来,增加对诗文的感觉。”可见,诵读对古诗教学的意义何其重要。教学中笔者始终将“读”贯穿于学习全过程,有学习之初的熟读,学习过程中的品读,学习后的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但有利于理解诗意,更有助于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前两句时进行了渲染诵读指导:

教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将士浴血疆场———

学生接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教师: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将士终未还———

学生接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这种渲染诵读方式增强了画面感、感染力,唤醒和激发了学生对诗情的深度感悟;又通过对整首诗的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人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爱国情怀。

融会贯通

夯实目标

基于对每句诗义的理解与体悟,接下来就是融会贯通的概括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夯实“双线”目标。

教师:同学们理解了每句诗的意思,接下来就请结合诗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概述一下整首诗的主要内容。

组内交流后在全班汇报。

教师:通过把握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你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

虽然分解学习阶段已理解和体会了每句诗的意思及情感,但这种理解和体会仅限于对每句话碎片式的认知,缺乏整体感。通过以上的设计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该诗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夯实了“双线”目标。

提炼方法

迁移运用

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完《出塞》一诗,及时带领学生回顾提炼学习古诗的步骤与方法策略,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先自主学习《凉州词》和《夏日绝句》两首诗,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全班性汇报交流,从而提升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永长街回民小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