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进入2023年,经济回弹反馈明显,餐饮行业将迅速完全或大部分恢复至2019年水平。
餐饮业振兴是必然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餐饮业恢复进程或将是波动上升趋势,而非持续上升。同时,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也在发生巨大改变,总体经营成本压力不断上升,市场出现了一些难以逆转的新情况,对今后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餐饮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究竟怎样?《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
预制菜
亟需细分标准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供应链产能不断恢复、业内规范不断完善,年轻消费群体的速食消费升级,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据京东方面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6倍;抖音年货节期间,预制菜年夜饭的销量同比增长248%。
同时,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势必会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预制菜缺乏细分标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企业商用的“预制食材”“净菜”和零售端的“预制菜”具有一定差别,对消费者的理解造成一定困扰;市面上的预制菜级别良莠不一,也让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品质产生疑惑。
预制菜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存在大量标准规范的情况。《报告》认为,制定明确的细分标准,对不同类别的预制菜在监管、投资、渠道等方面分类施策将成为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与升级的必然要求。
“性价比”时代
加速餐饮连锁化发展
何谓“性价比”?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注重质量与一定支出范围内的预期是否相符。
全球经济压力凸显,消费者的支出行为趋于保守。
据了解,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弱化了“明星KOL”效应,社交平台用户和“素人(垂直)KOL”所创造的UGC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真实、详细的产品消费体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跟风消费”和“冲动消费”行为。
“性价比”时代下,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抵触如华莱士、德克士、蜜雪冰城、萨莉亚、海伦斯等高性价比的平价品牌,他们凭借超高的性价比迅速拓展市场份额,其扩张速度相对更快,连锁化程度也相对更高。
“文创力”
助力地方美食广域营销
美食总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火爆,特别是当某个大热的电视剧或电影中出现某种美食的时候,就会引发全民追捧。2023年伊始,热播电视剧带动了一股全民美食风潮。
《狂飙》中人物角色爱吃猪脚面,
猪脚面因此成了外卖平台的“爆款”:据饿了么相关数据显示,“猪脚面”的搜索量上的显著增长,部分地区的猪脚面外卖增幅量甚至高达10倍以上;《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让云南大理的美食不断出圈:据美团方面数据表明,该剧开播以来剧中同款美食的搜索量不断上涨,玫瑰茶、樱桃酒、乳扇、永平黄焖鸡等特色美食销量均上涨超过100%。
《报告》指出,借助文艺作品、文化“IP”不仅符合当下“餐饮+”的发展潮流,也同样满足规模日益壮大的消费主力军——90后、00后。
不难发现,以“文创力”推动地方美食广域营销将成为出圈破局的重要手段。
餐饮行业自动化进程
促使人才转型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2亿元激增到11.6亿元,同比增长428.6%;2022年上升至约47.5亿元。
自动化大规模的应用正在悄然布局:北京冬奥会期间,数百台烹饪机器人、轨道送餐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无人厨房”这一概念,同时在2023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在推进餐饮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建立“无人餐厅”“智慧餐厅”。
在当前餐饮业一线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化智能化硬件应用成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此对应的,传统的行业人员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管理人才、新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人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报告》建议,一是要着眼于当下的数字化、新零售趋势,开设新专业课程,培育符合行业需要的新型人才;二是要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着力打造“技术能手”,将传统的服务型人才升级为具有精湛技艺的高质量、高层次、高级别人才。
餐饮业的发展趋势不止于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发展趋势不断变化,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长,餐饮企业须结合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推出更多相关的利好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