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阙,既有壮怀激烈的高山雄词,更有着亘古赋能的世界最好煤种太西煤。贺兰山腹地的石炭井小镇,承载了宁夏最辉煌的工业记忆,经历了从“穷村”变“煤城”再变“影城”的“三重”发展,见证了共和国煤炭工业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小镇注入生机与绿意。
煤炭重镇布局百里矿区兴起
“石炭”者,“煤炭”也,石炭井小镇,一个见证了区域煤炭工业既辉煌与落寞,又在绿色发展中焕发新生的地方。这里曾经是宁夏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悠久的煤炭开采历史,因“煤炭资源丰富,山石突兀”而得名,素有贺兰山“百里矿区”之称,前跨黄河,背靠贺兰山。20世纪50年代,为保障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石炭井每年为国家提供工业用煤500余万吨,鼎盛期安置3.5万人就业,养活矿区13万人口,逐渐发展成闻名全国的煤炭重镇,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煤炭工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石炭井曾是大山里的“大城市”。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各地一大批有理想、有才华的人率先来到这里,荟萃了五湖四海之精英。在石炭井最鼎盛时期,小镇不仅有着繁忙的煤炭生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电影院、茶馆、商店等设施一应俱全,小镇在那个年代成了宁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繁荣之地。煤炭产业工人大军也带动了地方的消费和商业发展。从石炭井矿务局中学旧址、矿务局职工医院旧址、矿务局职工俱乐部、八号泉水泥厂、红光市场、“贺兰雄鹰”纪念碑等充满历史痕迹、时光味道的公共建筑设施上,现在依然能感受到往日兴盛热闹的情景。
小镇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一代代煤炭产业工人在这里见证了宁夏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等多个“第一”的诞生。为新中国工业发展供应了源源不绝的燃料与动力,在宁夏经济乃至全国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回忆起那个时代,他们眼中闪烁着对“小上海”石炭井的骄傲。
资源枯竭沉寂万千人烟撤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产业给贺兰山腹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大量私小企业、非法矿点的涌入导致私挖滥采、无序排弃渣石现象屡见不鲜,令本就脆弱的贺兰山生态日益恶化。山峰变沟壑,渣石堆积成山,大大小小的采矿场、洗煤厂、矸石山遍布,废水恣意流淌、废渣任意堆放,不仅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浪费,还带来了严重的地下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昔日的绿色山丘变成了满目疮痍的采矿场。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曾经在这一带常见的野生动物如岩羊和野兔的数量大幅减少。“黑山、黑灰、黑民居”,成了当地人传唱的顺口溜。
进入21世纪,随着开采资源的枯竭,小镇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地质环境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日趋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小镇的经济和社会面临了严重的挑战。石炭井的昔日辉煌开始逐渐褪色,曾经的繁荣成为历史,一场大规模的撤离在石炭井上演,昔日繁荣辉煌的小镇,一步步沉寂变黑了。
生态脱胎换骨转型双向奔赴
石炭井并没有放弃,“两山”理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再度照亮了石炭井。5年前,小镇开启“洗脸”“美容”“健体”模式。20多个项目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关闭矿山、腾退企业、拆除危建、回填采坑、疏浚河道、削降边坡、清除隐患,重塑小镇地形地貌,探索工业遗址和生态旅游、影视小镇的发展新路径。
作为大武口区生态工业旅游休闲集聚区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随着影视拍摄及文旅产业的逐步发展,石炭井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契机和重现辉煌的希望。相继涌现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基地、向光而行的能源基地和面向全国的生态影视基地,煤炭小镇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重现生机活力,吸引游客观光。《万里归途》《我的父亲焦裕禄》《绿皮小火车》等40多个剧组聚集小镇,拍摄制作,其中《万里归途》作为2022年中宣部国庆献礼影片并以16亿票房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让石炭井这个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小镇又“靓”了,再度崛起。
“穷村”“煤城”“影城”,2021年,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荐的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贺兰山下战尘收,万里归途正值秋。石炭井的“故事”,是春风的故事、是时代的故事,也是未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它的未来更加美好。
(孙宇龙 张弘文 闵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