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月1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矿山文艺 董 绒:安全是什么(诗歌) 王利雄:我爱你,深情不负(诗歌) 吕  存:岁末感悟(散文) 丁 龙:矿山人的品格(散文) 王有彪:煤矿记忆(随笔)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有彪:煤矿记忆(随笔)

说起煤矿,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黑乎乎的煤和一群“傻大黑粗”的老爷们。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对煤矿的印象也是这样的。那时小煤洞矿井下生产条件很简单,旧的巷道支护还是用的圆木,就连大巷里都是黑乎乎的,两边都是煤。

记得当时我与几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员工在师傅的带领下入井干活,师傅带我们在溜子(后来才知道那是刮板输送机)旁边进行清煤工作。干了一会后,师傅让我们几个人休息,看见师傅将竹制矿帽摘下,垫在屁股下面,我们几个也学着拿矿帽当座垫使用靠着煤帮休息。突然“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到近,我旁边的小伙子,站起来就跑,矿灯绳拖着矿帽在后面“叮当”作响。余下的人,也站起来跟着一起跑,没跑两步,头顶上的风筒鼓了起来,从我们头顶轰隆隆地一跃而过。原来是风机送风,我们都还以为巷道塌方了,虚惊一场。大家相互看着脸上跟花猫一样的对方,哈哈大笑起来,把那个老师傅也乐得哈哈大笑。

井下工作面巷道里,辛勤劳作的工人师傅们挥汗如雨,有的索性将外套脱了去,只穿着一件秋衣,但汗水仍然将他的前胸后背浸湿,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漂浮着的煤尘与汗水粘粘,在脸上和成了煤泥,“煤黑子”就这样诞生了。

记得,我和妻子结婚时,那时我在大通煤矿小煤洞矿机电队工作,她一直不明白,我究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哪怕是夏天,也要穿很厚的绒衣绒裤,每天回家由于洗澡洗不干净,我的眼圈总是像涂了眼影一样,直到她看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之后,感叹道“要不是看到这些电视,我都想象不到你们的井下是什么样的!”

那时工人们出井后,全身黑乎乎的,总是在等大轿车的时候坐在地下一排晒着太阳相互调侃着,等大轿车来还没停稳的时候就一窝蜂地冲上去,等到了澡堂大家迫不及待地脱衣服洗澡。当时的澡堂是砖和水泥砌成的大池子,每班工人下班后,在这池子热水里一泡放松而惬意,不过那时候工人太多了,里面就像下满了“饺子”。

那时的矿区,有钱的人用的还是诺基亚手机,只有简单的接打电话和发信息的功能。接下来的几年里,诺基亚手机就开始了功能升级,能放音乐了,能看视频了,从黑白机升级成了智能彩屏机,直板的、翻盖的,渐渐地出来了触摸屏手机。闲暇时间,年轻的煤矿工人们相互炫耀着自己的智能手机。汽车更是少之又少,矿区离县城和周边村镇不远,工人们休息回家,都是骑的摩托车。

每次大伙上班前都在煤矿医院门口休息,相互攀谈着谁的摩托好,谁又换了新摩托,等时间差不多了就载着工友一溜烟地去换衣服点名入井。不过,随着后来煤矿效益好了,轿车也普遍走进了每一位矿工的家。随之,矿工们的待遇也变得好起来了,员工的幸福感也提升了。矿山,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随着集团公司“稳定大通,发展鱼卡”思路的提出,鱼卡公司建设为现代机械化矿井。人们入井后,从最初的人车到现在的巷猴车,行人大巷灯明巷宽,巷道的灯一直延伸到工作面,一路上有应急广播播放的歌声和安全知识相伴,上下班的路上人们心情愉悦。现代化机械采煤工作面,采煤机那长了牙的截割部咬在煤壁上,就好像吃着嘎嘣脆的炒豌豆,就连之前产生的煤尘充斥整条巷道的情况,也被防尘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现在的职工食堂,也变得专业化了,职工家属经过培训,成为一支高标准化的厨师队伍。

而我,也从曾经的年轻小伙成长为一位父亲,从一个曾经干一天算一天的矿工,成长为一名有担当和责任的基层队伍管理者。现在,昔日的鱼卡矿区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矿区的人数多了、宿舍楼多了、员工私家车多了、食堂的伙食好了、矿区的环境卫生好了、道路都硬化了、环境绿化率高了、绿植覆盖率高了、不知名的鸟雀也多了、矿区也亮了,员工的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在夏日傍晚时刻,路灯烁亮的“四九高速”成了鱼卡公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鱼卡公司的网红打卡地。

这就是我眼中新时代下鱼卡煤矿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匮乏到富足的提升,处处都谱写着能源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篇章。

作者单位:青海能源集团鱼卡公司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