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临床检验中,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尿、粪便、骨髓、脑脊液、唾液、关节腔液、白带、精液等标本进行检查,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的可靠数据,以此对疾病进行确诊,并给与患者相应的治疗参考意见。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检查项目,在诊断疾病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而检验科的众多检查项目中,血液、尿液、粪便这三项常规是最常用到的检测项目,俗称“三大常规”。这三种检测项目因其费用低廉、临床诊断价值高,能反映人体的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情况而得到普遍应用。为了使更多体检人群了解到“三大常规”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还需要加强对其进行知识科普,使其对“三大常规”体检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
一、血常规
血常规抽取受检者的静脉血,放入包含抗凝剂的试管内进行检查。血常规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这三种血液有形成份的参数。
1.白细胞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与嗜碱性细胞这五种分类。白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细胞,能反映人体的免疫状态。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临床意义是感染。白细胞总数增高时,要看五种细胞中哪类细胞增高更明显。比如,如果是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绝对值增高,那么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如果是淋巴细胞的比例、绝对值增高,那就病毒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如果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绝对值增高,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如果是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绝对值增高,那就是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性大。
2.红细胞
红细胞检测项目包含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的量、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这7项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为血红蛋白的量。如果高于参考值范围上限,有可能是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如果低于参考范围下限,即为贫血。贫血在临床上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症状,许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贫血:如铁、维生素B12缺乏、地中海贫血、白血病等,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才能确诊。比如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血常规结果非常相似,要确定到底是哪种贫血,还要加做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电泳这些指标才能联合诊断。发现贫血一定要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下一步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3.血小板
血小板检测项目包含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这四个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为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血小板数量减少会造成皮下或内脏出血,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血小板生成障碍等;血小板数量增高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失血、肿瘤等。除此之外,临床检验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为“EDTA依赖的血小板减少”,这并不是受检者本身血小板少,而是其血小板对抽血试管中的抗凝剂不敏感,血小板在体外发生聚集,仪器无法测出血小板的数量导致。这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检验师进行甄别,通过对血液涂片镜检发现。如果受检者体检发现血小板少,而自己没有任何皮下出血的症状,建议向检验师求证,是否进行镜检,以排除这个特殊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少,防止误诊。
二、尿常规
尿常规检测的标本是尿液,但不同时间的尿液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对于体检人群来说,最常见的是“晨尿”和“随机尿”两种。晨尿是指早上起床的第一次尿,属于浓缩尿液,经过一晚上浓缩,其各种成分含量都比其他时间的尿液更浓。随机尿是指任何时间的尿液,通常是受检者在医院检测的时间。尿常规项目包括尿液的外观(颜色)、干化学分析(酸碱度、白细胞酯酶、酮体、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原、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尿液结晶、上皮细胞、管型、粘液丝)这三个类别。
1.外观。尿液颜色正常的尿液为黄色或淡黄褐色,受饮食、水分、药物等影响,常见尿色异常包括: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管破裂,细菌尿等。白色粘液状,常见于精液污染、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等。深黄色,常见于服用大量中药大黄、维生素等。浓茶色,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棕褐色,常见于严重烧伤、溶贫、输血后溶血、急性肾炎等。红色,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及结核、结石、肿瘤、损伤等。黑色,常见于恶性疟疾、醋中毒、黑色素瘤、尿黑酸病。绿色,常见于服用消炎药后。桃红色,常见于食用火龙果后。
2.干化学分析。白细胞酯酶阳性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女性要排除白带对尿液的污染。酮体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高热、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体检人群中该数值阳性常见于空腹过久。亚硝酸盐阳性常见于尿路感染。胆红素阳性常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药物导致胆汁淤积等。尿胆原阳性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蛋白质阳性常见于肾脏疾病,阳性程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葡萄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隐血阳性常见于泌尿道感染、肾脏疾病,女性患者要排除月经、阴道流血的污染。
3.显微镜检查。白细胞阳性可见于尿路感染、肾移植后。红细胞阳性可见于泌尿道感染、肾脏疾病。尿液结晶和受检者饮食、服用药物有关,能提示尿路结石或者疾病种类,比如发现尿酸钠结晶要排除急性痛风、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发现胱氨酸结晶,要排除先天性氨基代谢异常,如胱氨酸病。管型的发现代表肾脏疾病,正常人可出现少量透明管型,而肾脏疾病患者可出现大量管型,尤其是细胞、颗粒、腊样管型,管型越粗大代表肾脏疾病越严重。粘液丝阳性代表尿道炎症。
三、粪便常规
通过对受检者的粪便进行常规检测,可以了解受检人员消化道内是否存在细菌、寄生虫等,能够发现肝病、肠胃炎症等,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目前,粪便常规检验指标主为颜色、性状、白细胞、红细胞、虫卵检测、潜血试验。
1.粪便的颜色和性状,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的大便为黄褐色,成形且性状较软。如果大便颜色偏黑,或者呈柏油样,说明受检者可能食用了动物血制品。在排除饮食等相关因素后,还需要考虑受检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比如消化道肿瘤、胃出血等。如果受检者大便不成形,或呈食糜样,一般提示受检者可能存在急性肠炎等急性消化道感染疾病。
2.白细胞水平上升,表明受检者可能存在急性消化道感染。
3.红细胞水平上升,表明受检者存在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近肛门附近出血。
4.虫卵阳性,表明受检者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常规可以根据寄生虫虫卵的形态判断其类别,对临床诊断寄生虫感染非常有价值。但由于检测粪便的量比较少,很容易漏检。如果高度怀疑自己感染了寄生虫,需要多次送检粪便,提高检出率。有食用生食习惯的人群更应该定期检查粪便常规,排查寄生虫。
5.潜血试验阳性,表示存在全消化道系统的出血。此项目常用于判断消化系统溃疡和筛查消化系统肿瘤。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该项目阳性,一定要重视,到医院进行下一步胃镜、肠镜检查。因为消化系统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结肠癌早期的治愈率有90%,中期的治愈率60%-70%,晚期的治愈率只有10%。所以受检者要重视粪便常规体检。
综上所述,检验科中的三大常规检查为血常规、尿常规与粪便常规检测,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每年定期检查一次三大常规,是非常经济、有效的体检项目,能早期发现疾病,对发现潜在的疾病、诊断鉴别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