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孩子的乖巧让人欣慰,但是家里一旦迎来客人,他们的行为却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会变得异常活跃,如在屋内奔跑、大声喊叫,不停地打断大人的谈话,甚至拉着客人参与游戏。尤其是当家长与客人谈话投入时,孩子的闹腾行为似乎更为严重,显得缺乏教养。然而,客人一离开,孩子便迅速恢复平静,这种反差让人不免产生疑问:孩子为何会在客人面前表现得如此不同?
内因
孩子行为变化的内在原因
孩子在家长眼中的突变行为,与孩子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相关。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家长更加从容地应对,并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
生理层面:
孩子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其神经系统的发育仍在进行中,这使得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外界环境的刺激,如客人的到来,容易激发孩子的兴奋和冲动反应。面对这种情绪综合征,孩子们往往难以迅速回归平静状态。
心理层面:
心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渴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和认可,尤其是家庭以外的人到访时,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表现自己,以彰显其独特的存在。这种表现欲望,并非出于任何负面动机,而是孩子天性中对于自我价值确认的一种探索。当孩子的这种行为得到积极响应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和成就,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面对孩子在这一发展阶段的表现,家长的理解和适度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非有意为之的“捣乱”,家长可以更加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在保持自我表达的同时,学会适应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
外因
孩子行为变化的外在原因
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出的异常活跃和过度表现欲,除了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原因一:缺乏多样化的生活体验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生活相对封闭和单一,大多数时间里,他们独自玩耍,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互动,难以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因此,客人的到来,打破了原本单调的生活模式,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从而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
建议:家长应努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多陪伴孩子,并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他人交流和玩耍,通过多样化的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合理释放压力。同时,通过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逐步降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过度反应。
原因二:教育方式的极端化
一方面,部分家长的溺爱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和任性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过于严格的管教方式可能抑制了孩子天生的好奇和爱玩特性。在这种背景下,孩子可能会把客人的到来作为一个机会,通过过度的行为来寻求关注,或是尝试突破日常的约束。
建议:家长需要采取更为平衡和尊重的教育方法,通过和孩子的平等沟通,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意愿,避免极端的教育方式。同时,保持家庭成员间教育观念的一致性,为孩子创造一个既有爱又有界限的成长环境。
原因三:行为引导不足
孩子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如缺乏适当的社交礼仪,往往源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行为的指导和纠正不够。这种缺乏导致孩子在面对客人时,采取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建议:家长应更加注重对孩子行为的引导和规范,通过日常的交流和互动,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通过正向激励和适时的反馈,引导孩子学习如何以更合适的方式与人互动。
馨虎家庭早教
孩子的待客指南
馨虎家庭早教通过配套的玩具、绘本、视频等,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体验,也可以成为家长在客人到访时引导孩子行为的有效工具。
一、提前预备,利用早教建立规则意识
绘本教育:在客人到访前,家长可以选择馨虎19月龄绘本《我很有礼貌》,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向孩子介绍访客来临时的行为准则,帮助孩子理解和内化这些社交礼仪。
视频示范:19月龄配套的视频,以社交礼仪培养为主,为孩子展示正确的待客行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增强孩子对礼貌行为的认识和记忆。
二、尊重与参与,创造表现平台
玩具互动:鼓励孩子用馨虎的玩具来招待小朋友或家中的客人,比如馨虎21月龄的水果切切乐玩具或29月龄迷你交通组玩具,这不仅能提供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还能让孩子学习如何在游戏中与人合作和分享。
绘本分享:安排一个环节,让孩子向客人展示自己最喜欢的馨虎绘本,简单讲述故事内容或展示书中的插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冷静引导,资源辅助纠正
情境模拟:利用馨虎手偶,可以和孩子模拟客人到访时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当行为,强化正确行为的学习。
视频反馈:在孩子表现不当时,可以选择相关的馨虎早教视频进行观看,帮助孩子通过对比学习,明白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哪些是应该避免的。
四、事后反馈,巩固教育成果
绘本复习:通过回顾访客来临时阅读过的绘本,与孩子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如何表现,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巩固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视频奖励:将观看馨虎早教的优质视频作为奖励,鼓励孩子在客人来访时展现出良好的行为,通过正向激励促进孩子行为的持续改善。
(馨虎家庭早教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