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哥,摄影记者,退休了,外号“百宝囊”。
夏天,水边的蚊虫最厉害。很影响钓鱼的乐趣。
“我这有清凉油、风油精。”
说话间,老哥从小挎包里取出来给大家用。
钓上鱼,就地在农家支锅造饭。
做鱼,点醋增香去腥。
巧了这家人家没醋。
“来,我有。”
说话间,老哥变戏法儿般地从挎包里又拿出一小瓶老陈醋。
老哥的小挎包里到底还有啥?不知道。
我们相处了十多年了,老哥的包包换了好几个,可包包里的东西好像永远掏不完。
“百宝囊”的外号就是这么叫开了。
问,平时怎么也带这么多东西。“习惯了。”
还有一位老师,前辈,曾在报社任过副总编辑。
彼时,因一起食品安全事件,随同采访。
媒体见面会上,央媒、地方媒体来了十几号人马。
长枪短炮自不必说,采访本是媒体越大,本本越大。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阵仗的采访,紧张得都不知道问啥,采访本居然也没拿。
只能尴尬的紧瞅老前辈。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从西装内揣里拿出了一个小笔记本,刷刷点点写了两小页。
轮到他提问。那两小页上其实就两个专业问题。
“趁着新鲜,赶紧写出来。”晚饭毕,老前辈就催着写稿。
采访本都能忘了,写这种专业稿自然也费劲。老师几易稿件,并起了一个鲜活的标题。
回来的路上,他讲了许多新闻专业知识,并语重心长地说:
“搞新闻的要有一个好的习惯——随看随记。”
二十年过去了,至今,我的身上也总揣着个小笔记本。
如果说,“百宝囊”、老总编等老一辈优秀媒体人的“习惯”提升了我个人的业务修养。
那么,报社40年的风雨历程铸就的“习惯”,则为我们这个群体注入了力量。
40年来,报社习惯了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从用优质的产品服务好读者到以“定制化专属信息服务”回馈社会——
为读者服务,市场信息报的这个习惯40年来从未间断。
习惯是一种力量。在媒体大浪淘沙的当下,这种力量聚集着前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