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7月1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健康视角 脑供血不足症状的早期识别 警惕肠息肉,方可“肠”治久安 手术患者的麻醉护理小知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肠息肉,方可“肠”治久安

□孙东

近日,40多岁的刘先生(化名)接受单位的体检后,肠镜报告上显示肠息肉,他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自言自语道:这肠镜说我有肠息肉,平时我也不疼不痒,也不知道啥时候患上的肠息肉?要不要紧?和癌症有没有关系?怎么保护肠道健康?目前,肠息肉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高。据报告,有90%的大肠癌由肠息肉恶变而来。很多朋友对肠息肉也表现出担心和焦虑。对于肠息肉,关键在于提高警惕,重视预防,并注意早期识别,积极进行治疗。相信朋友们都不希望患上肠息肉,但是对于肠息肉如何治疗,以及如何预防肠息肉,并不是特别了解。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什么是肠息肉?

当人体黏膜表面出现赘生物,我们即称之为息肉。肠息肉,又称为结直肠息肉,是肠黏膜向肠腔内生长的一类隆起性改变。肠息肉的大小、形态都不一,小的情况下,仅仅几毫米,但大的情况下,能够有几厘米。此外,如果息肉的数目比较多,则称为多发性息肉。根据病理性质,肠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肠息肉、非腺瘤性肠息肉。大部分的结直肠癌和息肉有关,其中,腺瘤性息肉恶变成为结直肠癌的风险非常高,需要高度重视。

二、哪些人容易得肠息肉?

1、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比如抽烟、酗酒等。这类人群患上腺瘤性肠息肉的风险将增加。

2、有不良饮食习惯者。比如喜食高脂肪、红肉、加工肉制品等。

3、患有代谢综合征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患者。

4、>50岁。年龄超过50岁,且长期久坐的人。

5、有肠息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6、其他。存在炎症、感染、肠道黏膜损伤等情况的人群,也容易增加患上肠息肉的风险。

三、肠息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大多数情况下,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少部分的患者会伴有腹痛、脱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贫血等全身症状。因此,肠息肉不易被早期发现,需要定期行肠镜检查。

四、如何治疗肠息肉?

根据流行性病学报告,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各项肿瘤中排名第2位,死亡率排名第3位。鉴于结直肠癌筛查比例较低,发现时多为中晚期,且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结直肠癌与肠息肉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国医生更倾向于切除肠息肉,但也不是一切了事。202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发布了《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对肠息肉的治疗给出了专家建议:

1、息肉长径≥5mm:建议实施内镜下切除术治疗。

2、息肉长径≤5mm的非腺瘤性息肉,考虑到进展为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极低,尤其是位于乙状结肠、直肠的多发性息肉,经活检证实是非腺瘤性息肉的情况下,建议无须切除治疗。

3、若息肉凹陷、扁平、锯齿状、有绒毛成分,即便息肉长径≤5mm,建议实施内镜下切除术治疗。

五、如何预防肠息肉?

只要掌握有效的策略,才能预防肠息肉的发生。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1、健康人群定期体检,高危人群重视早期筛查。健康人群应从50岁起,每5年开展1次肠镜检查,若检查出肠道相关的疾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积极治疗。若发现有肠息肉,应提高检查频率,比如每隔 3年就要实施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应从40岁就要开始筛查,如果父辈存在结直肠癌病史,子女应提前10年做肠镜随访,一旦发现息肉必须切除。

2、积极预防胃肠道疾病。患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应该积极配合治疗。

3、不可擅自服药,避免使用胃肠道毒性药物。

4、合理搭配食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素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少吃高脂肪食物、加工肉类、红肉等,适当增加饮水量。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善于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减少压力感。

总之,肠息肉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大家需要积极防治肠息肉。

(作者单位: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