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为病理基础,易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全球及中国患病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了解RA的预防与治疗知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科学防治,我们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挑战。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RA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RA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此外,环境因素如吸烟、寒冷、潮湿等也被认为与RA的发病有关。感染因素中,一些微生物如牙龈卟啉单胞菌、EB病毒等被认为与RA的发病有关。而免疫因素则是RA发病的关键因素,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关节组织当作威胁,并对其进行攻击,导致炎症的发生。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关节晨僵、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其中,晨僵是RA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疼痛与压痛是RA的另一主要症状,多呈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关节肿胀多由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除了关节病变外,RA还可引起关节外表现,如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等。类风湿结节常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以及经常受压部位,如肘部、膝部等。类风湿血管炎则多见于甲床梗死、指端坏死、小腿溃疡或末端知觉神经病变等。
三、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
RA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临床表现包括关节晨僵、疼痛、肿胀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等指标的检测;影像学检查则包括X线、MRI等,用于评估关节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关节超声用于早期发现关节滑膜炎症、骨侵蚀。在诊断RA时,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在评估RA的病情时,医生通常会采用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等评分系统,综合考虑患者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ESR或CRP水平以及患者自评的关节功能状况等因素,以评估疾病的活动度和预后。
四、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RA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是RA治疗的基础,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DMARDs则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来减缓疾病的进展;生物制剂则针对特定的免疫靶点进行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则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物理治疗在RA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则适用于关节畸形严重、功能受限的患者,包括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
五、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其次,避免寒冷、潮湿等诱发因素;再次,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预防微生物感染;最后,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和自我管理,以减缓疾病的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自我管理在RA的治疗中同样重要。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遵医嘱正确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关节的保护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敏性食物的摄入。
六、结语
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影响关节健康。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预防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治疗需个性化,包括药物、物理和手术疗法。患者应积极管理,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综合防治,我们能够有效应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挑战。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