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7月1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人物专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矿山筑梦绽芳华 ——记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优秀共产党员李子科

提起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煤一队的机电技术员李子科,矿里熟悉他的干部职工都交口称赞。

“职工群众认可,领导干部满意,工作能力突出的职工,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该矿党委书记亢俊明说,像李子科这样的先锋人物就要大力宣传。

“李子科眼里有活,不用安排,维修设备、设计画图,干啥都行,非常优秀。”该队队长韩勇谈起这位35岁的爱将,这样由衷地称赞道。

李子科从公司技校毕业后扎根姚桥煤矿,11年来始终奋斗在采煤一线,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保驾护航;始终孜孜不倦钻研,探索多项技术创新。“皮带机护栏装置设计”获得全国煤矿优秀“五小”成果二等奖;“采煤工作面除尘装置”获得公司青年“五小”科技成果二等奖,矿青年“五小”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勤学善思 成为技术尖兵

李子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在采煤一线奋斗了30多年,安安全全干到退休。2013年,李子科从公司技校毕业,被分配到姚桥煤矿采煤一队当了一名出口工。他也像父亲一样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早上比太阳起得早,晚上伴着月光往家跑,尽管很累很辛苦,他干得乐此不疲。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父亲却说:“好钢是炼出来的,越是艰苦越能磨炼人,年纪轻轻的,只要勤学苦练多努力,就能干出个样来。”

李子科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付诸于每天的采煤工作中。他不怕井下工作面艰苦的条件,把心思用在跟师傅学操作上,师傅让他先看再干,他看的时候也不闲着,师傅忙的时候,他递工具,师傅扛材料的时候,他抢着扛重的。师傅怕他累,他笑着说自己年轻力壮有得是劲。师傅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勤快肯干的小伙子,安全上常提醒,操作时多指点,让李子科熟练掌握了支架操作和出口工作的要领。李子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偷偷”观察煤机是如何操作的、维修工是怎样检修设备的,而且一一记在心里。他不知道的是,机电队长早就“盯”上了他这个爱岗爱学的好苗子了,让他转岗学习机电维修工作。他如鱼得水,俯下身子练技能,业余时间学理论,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潜心钻研维修技术。在“大拿”师傅薄伟的言传身教下,他的维修技术日益精湛。

“李子科不断突破自我,不仅取得了大专学历,还在自学攻读本科,已经考取了井下电钳技师资格证书,还获得了矿青年岗位先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说起李子科,该队党支部书记马龙水竖起大拇指。

业务精湛 做维修妙手

“超前做好设备的维护,减少设备的抢修时间,才能保障安全出煤。”李子科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地做好设备维修工作。

一天早班,单轨吊的马达出现故障,因为是进口设备,更换一个马达就要20万元,就是返厂维修,不仅是维修价格贵,而且维修周期长,一来一回,需要好几天,势必影响正常采煤。看到队长韩勇着急万分的样子,李子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要自己动手维修这个马达。给韩勇队长汇报后,他决心试一下。他带上3名维修工把马达拆卸下来运到地面,借用机厂的行吊,开始了维修工作。面对这个进口的“铁疙瘩”,还真是无从下手。他不甘心不气馁,认真研究,反复琢磨,多次尝试,干到下午才有一点进展。队长韩勇注意到李子科没有回来吃午饭,打电话询问,才知道他忙着修马达,顾不上吃饭。韩勇赶到现场,看到马达已经打开,李子科手上满是油污,一会眉头紧锁,一会低头沉思。韩勇鼓励他说:“相信你能行,大胆干吧。”经过10个小时的攻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排除了故障,修好了马达。李子科在晚上下井安装,保证了夜班正常使用单轨吊。

“那一次,为了新的工作面试运转,李子科一天一夜连轴转,啃下硬骨头。”韩勇又提起了另一次攻坚。当时,7704工作面安装就绪,矿上下达任务,用三天时间完善好机电设备,保证试运转。接到任务,让机电班的职工倒吸一口凉气,这个任务太艰巨了,就是把工作面的机电设备都过一遍,三天时间也干不完。其实韩勇心里也没底,但是必须全力以赴。关键时刻,李子科主动请缨,愿意立即下井去干。韩勇带领李子科,还有一名维修人员,奋战在工作面。李子科饿了啃口馒头,渴了灌口凉开水,以惊人的毅力,精湛的技术,顽强的精神,拼搏了24小时,该修的修、该换的换,把全部机电设备完善好,把试采时间提前了两天,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第二天的早班,采煤机轰鸣着,乌金在溜子上打着滚“撒欢”。“看到出煤,苦点累点都值了!”李子科这才安心升井。

技术创新 做领跑先锋

“特别是在加工件、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上,他起到了带头作用。他设计的单轨吊安装车安全实用、操作简便。”谈起徒弟李子科,该队机电队长薄伟微笑的脸上充满欣慰。

该矿为了缓解井下工作面两道超前段运送生产物料和回收物料难的问题,普及了气动单轨吊的使用,而保障单轨吊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就是起吊梁,安装起吊梁一直是一项费力又费时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靠人工手抬肩扛,多人登高作业才能完成,效率较低,并且安装风险较高。

“在井下安装单轨吊的时候,工友要肩扛100多斤的起吊梁,还要爬梯子登高去安装,非常吃力,更担心的是工友的安全。”李子科暗下决心,要发明一样工具,辅助安装单轨吊,让工友干活既安全又省力。他说干就干,升井后就开始琢磨着这件事。他从小叉车的工作原理上得到灵感,着手画图纸并开始设计。接下来几天的业余时间,全部被他利用起来,一边修改图纸,一边找材料,备好材料后,就开始焊框架、车滑轮、做调试,他忙得废寝忘食。好在他对电焊、气割、铆工钳工等都拿得起放得下,动手做起来那是又快又好。他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打造出一辆单轨吊安装车。此车采取槽钢外框架为支撑,矿用手摇绞盘作为动力来源,带动托举槽钢托架上下移动,托架可以从0米升至3.8米的高度,可以便捷完成单轨吊起吊梁的安装,单轨吊安装车的移动和搬运可通过底部两个橡胶轮实现。该安装车不仅可以安装气动单轨吊起吊梁和电缆单轨吊起吊梁,也可用于垛式支架顶梁运送接顶物料,还可以在煤巷掘进队架棚巷道安装钢梁等。

“使用单轨吊安装车,可以减少3人,只需1人登高作业。每班可以提高安装工作效率50%左右。现在,又进行了改进,托架上加了防滑垫、安全链,安全性能更好了。”韩勇介绍说:“单轨吊安装车经过在两个工作面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刘利顺 文/图)

工作中的李子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