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疾病是日常常见但令人尴尬的健康问题,许多人因为羞于启齿,延误了诊治时机。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肛门疾病,帮助大家识别症状,了解基本的自我诊断方法,从而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一、痔疮
1、内痔:①症状:主要是便鲜血和(或)肛门肿物脱出。内痔分四期,一期主要症状是便血,血色鲜红,常见于排便后擦纸带血或便时滴血,一般无疼痛和肿物脱出;二期除了便血,内痔会在排便时脱出,但排便后能自行还纳,患者可感觉到肛门周围有异物感;到了三期,痔核在排便时脱出,便后需用手推回肛门,部分患者伴有肛门疼痛、瘙痒及肛周潮湿,可能出现肛门湿疹;而四期内痔,痔核脱出后往往不能还纳或手推还纳后很快又脱出,伴有疼痛、出血和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能有肛门溃疡、感染和坏死等并发症。②自我诊断方法:在排便后注意检查粪便中是否有鲜红色血迹,注意便血的颜色和出血量。观察肛门周围是否有脱出的柔软肿物,是否能自行还纳或需要手动还纳,并触摸了解脱出情况、频率和程度。
2、外痔:①症状:炎性外痔的肛门周围皮肤红肿、疼痛和瘙痒。局部皮肤常有水肿,严重时可能出现溃疡和感染;血栓性外痔的肛门周围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并有硬结或肿块,表面皮肤呈紫黑色,触摸肿块较硬,压痛疼痛明显,影响坐立和行走;静脉曲张性外痔的肛门周围出现柔软的肿块,一般无疼痛,可能伴有轻微瘙痒和不适,肿块在排便时会变大,久坐或久站立后加重。②自我诊断方法:触摸肛门周围是否有硬结或肿块,观察是否有皮肤表面破损或皮下有无出现紫黑色血栓。
3、混合痔:①症状:混合痔的症状结合了内痔和外痔的表现,既有无痛性便血,又有肛门周围的肿块和疼痛。②自我诊断方法:综合以上内痔和外痔的自我检查方法,观察是否存在多种症状的组合。
二、肛裂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或黏膜的裂伤,一般是便秘大便干结所致。肛裂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出血和肛门括约肌痉挛。
1、症状: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便后出血,血色鲜红,量少,通常在纸巾上或粪便表面看到,严重时会呈滴血。陈旧性的肛裂在裂口的肛门外会出现痔样组织(俗称哨兵痔),严重时会引起括约肌痉挛。
2、自我诊断方法:观察排便过程中肛门疼痛情况,是否有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仍较长时间持续。检查便纸上是否有鲜红色血迹,观察粪便表面是否有血痕。触摸肛门周围是否有肿物突出。
三、肛周脓肿
1、症状:肛门周围出现红肿、发热、剧烈疼痛,疼痛常在排便时或坐、行走时加重。有些会出现肛门下坠、频繁便意感,肛门周围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波动感,可能有脓液流出。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不适感。
2、自我诊断方法:检查肛门周围是否有红肿、硬结或波动感。观察是否有脓液从肛门周围流出,是否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是否有肛门下坠、频繁便意感。
四、肛瘘
1、症状:肛门周围有反复出现的小孔或溃疡,常有脓液、血液或其他分泌物流出。肛门周围有持续性的瘙痒和疼痛,特别是在排便时疼痛加重。疼痛部位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常伴有硬结。
2、自我诊断方法:观察肛门周围是否有反复出现的小孔或溃疡,按压是否有分泌物流出。触摸肛门周围是否有硬结、有无条索状物,了解疼痛的具体部位和程度。
五、肛周湿疹
1、症状: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或溃疡,伴有剧烈瘙痒。由于慢性刺激和过敏反应,肛门周围皮肤干燥、脱屑,有时会出现渗液或结痂,持续性的瘙痒和灼热感,严重时皮肤会出现红肿和发热现象。
2、自我诊断方法:观察肛门周围皮肤是否有红斑、丘疹、水疱或溃疡等表现,并注意这些皮肤变化是否伴随瘙痒感。触摸肛门周围皮肤是否干燥、有无脱屑或出现渗液。
肛门疾病生活中非常多见,如果能够早期识别症状,进行自我诊断,及时就医诊治,可以大大减少病痛和并发症的风险。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肛门疾病及其自我诊断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任何自我诊断都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治,如果发现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科学的自我诊断和积极的医疗干预,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避免肛门疾病带来的困扰。
(作者单位:深圳恒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