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8月1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教育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离散数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作者 □沈丹 李洪刚

跨校修读学分机制已成为各个高校在教学体系中争相改革的焦点。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代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对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诉求,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很多共性的问题,比如,(1)学生无法选修其他院校的课程并获得本校承认的学分;(2)课时少,教学内容多;(3)学生因缺乏相关的工程背景信息而导致的对知识理解的困难;(4)学生人数多,无法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将在借鉴教师及学者研究成果及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离散数学这门课程在跨校修读学分实施过程中遇一些重要问题,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想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和共享经济强势来袭,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2014年5月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高校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选择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修读非本校开设的课程,并且所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本校认可的新型教学模式。跨校修读学分借助互联网和慕课( MOOC)的平台优势,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各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实施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就是推动教学改革,契合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趋势,回归教育根本,有助于激发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情怀,回归教学常态,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性。辽宁省实施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工作遵循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混合式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目前辽宁省教育厅汇集了38所高校的省级精品课程,建立了辽宁省金课平台,我的联盟课程等平台,实施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教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学院数据科与大数据专业目前有四届在校生,人数240人。离散数学课程在2021-2022(春)、2022-2023(春)、2023-2024(春)开展了跨校修读学分的课程设置,整体教学效果从成绩上来看较好。为了更好的通过跨校修读学分,解决课程资源单一的问题,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准确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内容如下。

1.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互联网+教育这个背景下,教学资源极度丰富,借助《我的联盟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平台,提高学生预习与复习的能力,通过观看视频、课后作业、单元检测等环节实现对课内知识的拓展与掌握,突破专业理论知识匮乏的障碍,更好的去进行项目实践。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渐渐成为高校主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线上预习、线下讲解在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有较好的成效。就本门课程而言,理论偏多,与其他课程关联紧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灵活运用有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翻转课堂,通过学生“教”、学生“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跨校修读学分是校校合作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这形式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大纲的修订、丰富教案内容、试题库的完善等,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不同学校间课程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教学资源单一等问题。

4.本门课程的考核有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占比分别为4:6。由于离散数学这门课程的性质是理论基础课,部分学生确实感到枯燥、乏味,故而成绩不理想。使用跨校修读学分平台后,将平台成绩计入平时考核一部分,线上、线下评价指标细化,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机制,不但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的同时及格率也提高了。

三、研究目标

《离散数学课程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旨在通过校校合作这种模式,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在传统的线下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校修读机制,通过观看视频等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与其他高校“校校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了院校之间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教学,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开放化、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

2.通过研究,创新教学手段。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融入翻转课堂,使用任务驱动或者项目驱动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3.通过研究,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引入跨校修读学分机制,作为学生综合考核的一部分,使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充分的进行课前预习,以及根据平台的信息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通过研究,整合教学资源。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试题库等,建设校级离散数学本课一流课程。

拟解决关键问题:

针对目前本门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跨校修读课程,主要解决

第一,学分互认,促进教学的均衡发展,真正实现“开放式大学”共享优质资源。第二,本门课程理论知识多,选用教材8个章节,共计64学时,使用跨校修读课程安排学生独立学习部分知识点,可以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第三,精选的课程可以针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入化学习的需求;第四,通过线上学习信息的反馈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部分学生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目标的帮扶。

四、创新之处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是针对目前离散课程的授课情况在教学体系上进行改革,融入跨校修读学分机制,

第一,改进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学习等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与其他高校“校校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第二,创新教学手段。在混合教学过程中融入翻转课堂,使用任务驱动或者项目驱动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三,整合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试题库等。

第四,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引入跨校修读学分考核成绩纳入到平时考核中,建立多维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我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同时也可以推广到本专业其他课程中。本专业所有学生将是本研究的直接受益者。2022-2024年直接受益班级数8个,240人左右。允许学生跨省跨校修读学分,可以让学生们到多所大学听课,获得更多的课程资源,通过学分互认的这种方式推进校校合作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单位:营口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