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9月2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Page 18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患者长期吃西药降糖的潜在风险

□ 作者 □ 景文娟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西药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众多患者带来了血糖控制的希望。然而,任何治疗手段都伴随着潜在的风险,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西药降糖药物,其长远影响不容忽视。

一、西药降糖药物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1、磺酰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存在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2、双胍类:以二甲双胍为代表,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等途径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因其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通过抑制小肠内葡萄糖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这类药物不引起低血糖,但初用时可能引起腹胀、排气增多等胃肠道不适。

4、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属于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泌剂,特别适合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优点在于作用时间短,不易引起低血糖,但空腹血糖控制效果欠佳。

5、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等,通过增加GLP-1在血液中的浓度,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这类药物安全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

6、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通过激动GLP-1受体,增强胰岛素分泌并抑制食欲,适用于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其缺点是价格较高,且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7、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低血糖风险低,且有降体重、降血压等额外益处,但需注意泌尿生殖系感染的风险。

二、长期服用西药降糖的潜在问题

1、低血糖风险:轻度低血糖表现为心慌、出汗、饥饿感等,而严重低血糖则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高。长期使用某些降糖药物,如磺酰脲类和胰岛素,若剂量调整不当或饮食运动习惯改变,极易发生低血糖事件。

2、体重增加:部分降糖药物,如磺酰脲类和胰岛素,长期使用会导致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和自信心,还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体重管理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3、胃肠道反应:许多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虽然多数患者能够逐渐适应,但长期存在仍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肝肾损伤:大多数降糖药物需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长期使用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选择降糖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5、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部分降糖药物,尤其是胰岛素促泌剂,长期使用会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胰岛β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主要细胞,其功能衰退将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血糖的控制。

三、应对策略

1、个体化治疗:糖尿病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胰岛功能、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

2、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及胰岛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对于使用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应特别注意低血糖的预防和监测。

3、综合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关注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的控制,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4、合理用药:在使用降糖药物时,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过程漫长且复杂。西药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也存在诸多潜在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充分了解降糖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及潜在风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实现血糖的平稳控制和病情的稳定。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蓬莱第二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