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郭小学是山西省闻喜县一所乡村寄宿制完全小学,重建于2012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6015 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秉持“德润童心 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百姓认可满意的好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儿童。
德育之光 照亮童心成长路
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立德树人”,德育都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每周一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西郭小学的操场上时,全校师生便聚集在这里,举行庄严而神圣的主题升旗仪式。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更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时刻。
仪式上,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目光中满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国旗下讲话,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轮流上台,结合时事热点、校园生活实际,讲述英雄故事、传递正能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每周一星”评选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又一亮点。学校通过班级推荐、民主投票的方式,每周评选出一名在学习、品德、才艺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每周之星”,并通过校园宣传栏等渠道传播开来,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燃起更多孩子的心灯。
红领巾广播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每天中午,当悠扬的旋律在校园内响起,就意味着红领巾广播站又一次与孩子们相约。广播站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新闻播报、知识科普,也有故事分享、音乐欣赏,还有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专栏。它成为了一座心灵的港湾,让孩子们的心声得以倾诉,学校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学校通过这些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国、诚信、友善的种子,同时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之光。
劳动特色教育 淬炼学生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可以很好地实现与德智体美四育的有机融合,有效发展学生全面和谐的个人综合素养。为此,2022年4月,西郭小学将校园周边10余亩土地整理改造为以农耕为主题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并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定位发展。
学校将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规划为农作物区、蔬菜区、瓜果区、生态养殖区四大区域。学校为每个班级划分一块土地,由各班自主管理,开荒、育苗、除草、犁地、施肥、浇水、除虫、收获等,学生全过程参与其中,田间农耕劳动成为学生每周劳动课学习的具体劳动实践。
为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学校根据校情、当地物候,编写了劳动校本教材《西郭小学蔬果种植管理手册》,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蔬果种植的知识,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好乡土劳动知识教育。
学校探索建立“1+N”课程融合体系,在农耕劳动教育这个“1”基础上,将劳动教育有机渗透进各学科教学,开展项目化学习,如:语文学科,引导学生了解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二十四节气;数学学科,在劳动过程中设计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科学学科,设计制作蚯蚓塔,深入了解蚯蚓生活习性及其对土壤改良的重要作用;美术学科,开展色彩配置的差异化种植方式,劳动之中渗透美育;农耕文化课,了解古今劳动工具的演变历史,动手体验碾子加工玉米面、韭花的过程;举办校园丰收节……连接具体学科与日常生产生活,使学科教学从智育的单维发展迈向劳心与劳力、智力与体力、动脑与动手的平衡统一。
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厨艺的平台,改造了一间“小厨神工作室”,修建起一座农家大灶台。学生戴上厨师帽,系上大围裙,在老师的指导下,择、洗、切、削、炒、炸、蒸……孩子们变身“大厨”,以自己收获的实践基地成果为原材料,学会精心烹饪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菜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为使学生传承农耕劳动文明,学校还建立了农耕文化展示馆,馆内陈设着各类传统与现代的农耕生产用具,引导学生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发展、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兴农的家国情怀。
丰富多样的劳动体验,使学生收获着对生命意义、劳动价值的厚重体会,陪伴学生们健康成长。
赓续传统艺术 传承非遗文化
近年来,西郭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将安塞腰鼓与踩高跷这两项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确定为一校一品,引入校园,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每当周四下午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段,西郭小学的操场上总会响起阵阵激昂的鼓声。那是孩子们在学习安塞腰鼓,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有力,每一个眼神都饱含对艺术的热爱与敬畏。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鼓点节奏,更在每一次挥臂跳跃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他们的表演,虽显稚嫩,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踩高跷这项技艺,要求极高的平衡感与协调性,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但正是这份挑战,激发了他们不服输、勇于探索的精神。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后来的稳健前行,每一次跌倒与爬起,都是对意志与毅力的磨砺。孩子们在高跷上翩翩起舞,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预示着非遗文化的未来。
更为令人瞩目的是,西郭小学的孩子们多次走出校园,登上各类公演舞台。从乡村的百姓表演舞台到县城的文化体育中心,他们的身影成为了闻喜县乡村教育的一张移动名片,也成为传播非遗文化的一抹亮丽风景线。
多彩课延服务 张扬学生个性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西郭小学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与“一班一品”项目,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广阔舞台。
学校17个社团如同17颗璀璨的星辰,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从国学社的诗情画意,到纸雕社的创意无限;从舞蹈队的轻盈身姿,到篮球队的矫健身影;从美术社的斑斓色彩,到数学社的逻辑思维……每一个社团都是一片独特的天地,孩子们在兴趣的引领下,发现自己的潜能与热爱。
西郭小学的18个班级,每个班级都精心打造了自己的“班品”,这些“班品”或基于传统文化,或融合现代元素,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有的班级以丙烯创意画为“班品”,教室里摆满了学生的创意作品,让人仿佛置身于艺术文化的殿堂;有的班级则选择竹竿舞,孩子们在跳中学,学中乐,乐中玩;还有的班级以音乐为纽带,组建了班级合唱团,用歌声传递爱与希望……每一个“班品”都是班级文化的缩影,让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成为孩子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随享“悦”读 “阅”见广阔未来
学校应该是阅读的天堂。西郭小学特设立开放式“悦”读角,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便捷的阅读环境。
学校的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随手拿起一本心仪的书籍,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也可以在放学后的闲暇时光,与三两好友一同坐在“悦”读角,分享阅读的乐趣与感悟。在这里,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窗,让孩子们得以窥见世界的广阔与多彩;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与自信。更重要的是,阅读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敢于梦想、勇于探索,为未来的无限可能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西郭小学正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着乡村教育的坚韧与辉煌。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西郭小学能够继续照亮乡村孩子的全面成才之路,绘就出乡村教育的新画卷。
(王惠生 翟伟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