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1月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Page 5 浅谈区域医疗中心人才绩效激励体系的建立 山西省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SWOT分析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省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SWOT分析

□ 作者 □何婧芳 成斌 李慧青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不仅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山西省是国家五个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通过SWOT战略分析法对山西省标准化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明确了标准化人才培育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据此提出建议,为山西省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旨在以高素质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势(S)

政策方面,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发布一系列重要文件,《山西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和全面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支撑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经济方面,山西省经济稳中有进,逐年向好,成为山西省标准化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山西省作为能源革命综合试点,重点围绕“五大基地”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协同联动,扎实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方面,随着标准化教育不断普及,大众标准化意识有所提高。技术方面,太原科技大学和中北大学开展标准化高等教育;省内现有58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位列全国第6;98个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在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标准化人才实训基地,为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二、劣势(W)

政策方面,标准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较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落后,标准化协调机制尚不完善,重要领域标准化活动参与度不足,资源力量分散,尚未形成参与标准化建设的“举省体系”优势等问题,在一些重点和关键领域很难实现整体突破。经济方面,山西省经济过度依赖传统能源产业,传统产业的市场不稳定,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增长直接下滑;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弱;经济增长乏力,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方面,大众标准化意识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标准化意识薄弱,缺乏主动学习意识;部分媒体对标准化的正向引导不足;对标准化进程而言是一种潜在的伤害。技术方面,标准化机制尚不完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成果转化较难。整体而言,我省与我国较为发达地区在技术水平上仍有明显差距。

三、机会(O)

政策方面,我省于2015年成立山西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其目的在于发挥“标准化”作用,助力推进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实施全省标准化改革。经济方面,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摆脱单一依赖能源的局面;我省旅游资源丰富,为山西省文旅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政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设科研平台,吸引人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社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标准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愈发明显,标准的适用范围正从技术领域逐步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拓展。技术方面,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山西省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追赶效应和后发优势。新一轮技术革命,为山西省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促进新的产业、产品、经营类型和商业模式形成。

四、威胁(T)

政策方面,中美博弈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政治威胁之一。在标准化领域,西方发达国家仍以旧的意识形态为区分敌我的标准,试图通过标准技术设置壁垒。经济方面,山西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为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减少、产业结构单一以及煤炭行业的周期性下行。山西省的经济增长乏力,能源行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过重,尤其是煤炭产业行情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了整体经济表现。社会方面,山西省乃至我国想要在国际标准化领域有所作为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由于省内大众对标准化认知不足,出现了一些质疑标准化的不和谐的声音。技术方面,与国内及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省在技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在标准化人才方面仍存在缺口。

五、基于SWOT分析山西省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建议

其一、重视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立足于本省的优势领域,事先进行布局与规划,依托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努力构建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标准化人才培育体系。

其二、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标准化意识。应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或者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标准化的存在感,增加大众认知度和专业人员的认同感。

其三、标准化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重。标准化学历教育可增设硕博点,标准化从业人员开设相应的继续教育课程。

其四、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工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推动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给与一定资金支持或政策倾斜。

其五、拓展标准化培养的受众层次。标准化人才的培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本科生及相关从业人员,也应注重本领域的薪火相传,形成多种多样、梯次结构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实现“小学进课本,中学搞实践,大学开课程,研究生设专业,标准研究机构设博士后流动站”。

2024年度山西省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XRLZY2024140)

(作者单位: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