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1月1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专题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省闻喜县阳隅镇

实施“1354”发展机制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村级集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西省闻喜县阳隅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实施“1354”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盘活村级资源资产、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和“强心剂”。

阳隅镇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撤乡并镇的部署要求,由原阳隅乡和原神柏乡合并设立,2021年3月18日挂牌。全镇国土面积89.26平方公里,农业可耕地面积7万余亩,下辖15个行政村。

合并初期,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窄,主要依靠出租集体土地、林场等,基本上没有经营性收入;群众对村集体经济的认同感不强、参与度不高;个别村“两委”主干过度依赖政策性补助,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一些村干部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想法,但观念滞后、思想僵化,适应不了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没有创新性的发展项目,全镇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小、观念旧、形式简等特点,1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5万元,30万元以上的几乎没有。

为彻底改变此现状,阳隅镇党委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多次走访调研、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村发展潜力,最终确定了阳隅镇“1354”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绘出村级集体经济同步推进作战图,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镇共投资250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本1300余万元)建成阳隅镇水果保鲜库、鲜果冷冻基地、牛羊生物颗粒饲料加工厂、回兴养殖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阳隅镇禽类养殖基地等7个大型集体经济项目,助力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吸纳就业100余人。2023年底,15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其中30万元以上4个,50万元以上1个。阳隅镇笃行村被评为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和2022年闻喜县唯一的市级集体经济先进村。

探索“1354”工作机制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阳隅镇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探索确定阳隅镇“1354”工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即一个目标,明确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按照“消除一批空壳村、提升一批薄弱村、建成一批实力村、打造一批示范村”的发展思路,指导各村制定“一村一策”三年发展规划,建立集体经济项目库,力争15个村大型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
“3”即“三级”联动,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镇党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党组织组织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党委、支部、群众三级联动机制,有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是党建引领“定调子”,镇党委坚持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建立领导班子包联帮扶制度,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对各村集体经济现状和前景进行逐一调研分析,把好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二是支部谋划“铺路子”,各村“两委”干部大胆探索、深入调研、主动作为,根据村情实际研究制定发展项目,交由镇领导小组逐一审核筛选,确保一村一思路、一村一方案。三是群众支持“出点子”,镇领导小组初步筛选后,各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征求群众意见、争取群众支持,最终确定六个大型集体经济项目,助力形成“三级联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格局。
“5”即五大优势,开拓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阳隅镇党委在谋划搭建集体经济主干框架的基础上,瞄准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基础条件、驻地企业五大因素统筹谋划、精准施策。一是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助力快速发展。回坑村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法则,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优势,建设阳隅镇农产品集散中心,按下发展“快速键”。二是利用资源禀赋优势,促进协同发展。丈八村、柳河村遵循资源禀赋、优势互补工作思路,依托优质矿山资源加强土地流转,让“沉睡资源”变为“致富钥匙”。三是紧抓特色产业优势,推动高质发展。笃行村、瓮村依托本地优质苹果产业,建设水果保鲜库和鲜果冻干基地,进一步延伸苹果产业链条,实现“阳隅苹果”再发展、集体经济再增收的“双赢”目标。四是注重基础条件优势,实现创新发展。笃行村、回坑村、丈八村和阳隅村将原闲置养殖基地升级改建为牛羊颗粒饲料加工厂和标准化、科学化、生态化肉羊、肉牛、肉鸡养殖场,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五是挖掘驻地企业优势,达到联合发展。召开“党旗领航,村企联姻”座谈会,会后4个行政村与4个企业结成对子,上岭后村、神柏村结合镇域实际,利用周边玻璃厂、兴乐食品厂等大型企业驻地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下延伸,形成玻璃包装、玻璃产品深加工、冷库等产业项目进乡村的发展格局。
“4”即四项保障,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针对个别村集体经济发展办法不多、后劲不足、增收乏力等问题,镇党委从整合项目资金、争取财政投资、引入社会资本、完善考核激励多方面着手,全面激发镇村干部的内生动力。一是谋划大型产业项目。按照“党委牵头,整合资源,多村受益”的思路,将多个行政村的产业扶持资金进行整合,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做法,注重集成和统筹,确保全镇产业规模、发展质量“抱团”提升。二是确保财政投入收益。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保障财政投资不流失;在谋划项目的初期找好承包方,确保投资额5%的最低收益,上不封顶,保障每个项目稳定增收。三是争取社会资本注入。对每个项目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寻找第三方企业对接,或者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确定合作模式,激发企业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四是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村级依照法定程序从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益部分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放村干部报酬、强化党群积分超市的运营管理,调动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
形成持续发展态势

一是党建引领开好方,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产业带头示范作用,除抓好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外,要吸纳带动致富能力强、熟悉村级及市场实情的能人发展集体经济,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实现“村级得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多方共赢的局面。二是项目造血强支撑,积极探索推行村村联营、共富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对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指导和支持,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等优势,有效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逐个分析、靶向施策,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三是群众参与添动能,要注重健全完善村集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通过农特产品统销代销、闲置土地流转、吸纳就近务工、提供生产服务、参与入股分红等方式,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为群众“摸得着”的共享红利,从而积极投身村集体经济发展热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造血”态势。四是全面监管促规范,要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强化对村集体经济的监督检查,督促财务状况、“三资”情况按季度进行公示公开,大额资金支出均需提供完整的“四议两公开”会议记录及影像资料,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在阳光下发展壮大。
(赵飞舟 贾朝晶)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