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开放式对话:晨间运动新突破 让思维之花在建构游戏中绽放 从珠海航展看新时代中国国际安全观话语权提升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式对话:晨间运动新突破

□ 作者 □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饶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对全体幼儿提出了劳动教育目标。可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体育活动是幼儿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体育活动前后有活动材料的摆放和收取环节,这也是进行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前后的劳动成为幼儿“快乐”活动的一部分,让幼儿在快乐的体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劳动意识的培养。

一次晨间谈话时,我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昨天的晨间运动,于是一次关于“晨间运动”的“对话”由此展开了。

对话一:场地布局的再更新

对话中,孩子们提出每天运动器械的摆放都是相同的,日复一日难免觉得有些无聊,我询问孩子们有什么想法,他们觉得每天有新的期待和新的挑战。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支持孩子们的决定。自主分组、自主设计,晨间运动的布局在初次讨论中有了更为精优的“更新”。

对话二:运动空间的再扩大

第二天,孩子们拿着设计图纸进行了投票,自主决定了每一天的使用顺序,然后拿着当天的图纸兴奋地奔向了运动操场。轩轩拿着各种运动器械时不时地到图纸前看一看、比一比,再回到场地认真地摆放,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第一张新的运动布局诞生了。大家迫不及待地要去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老师,太挤了,走龟壳一不小心就把旁边的圈圈弄乱了”,于是,我们回到教室又展开了第二次对话。对话中,负责摆放的轩轩提出了想法:“图纸上画的圈圈、龟壳、山洞都是紧紧靠在一起的,真的运动时其实很不方便。”这一问题引发了共鸣。他们开始分析原因,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分析出:设计图纸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区域的运动空间,不然就会造成拥挤;大家也要分区运动,不能都扎堆在一个区域。针对“区域空间不足”的问题,孩子们决定充分的运动操场上的每一个角落,扩大运动空间;针对“某个区域人群扎堆”的问题——请老师帮助隔段时间就用拍照的方式记录每个区域的幼儿人数,回到教室一起查看哪些小朋友一直不更换运动区域。

于是,运动空间的规划又一次开始了。孩子们分工合作将运动场域延伸至整个操场,扩大了运动空间;老师也尊重孩子们的意见用拍照的方式记录每个区域的运动人数;一部分孩子用绘画的方式限制进入茶馆游戏的人数。“运动空间再扩大”的问题在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动手操作中得以解决。

对话三:运动规则的再规范

对话中,有一些休息者根据自己的运动体验提出了困惑:“有的小朋友骑车没有按照说好的规则进行”。

关于“运动规则”的对话由此展开。“需要一个运动秩序员,看好大家有没有按照规则运动和游戏”“运动的要自觉遵守规则,不然会对别的小朋友添麻烦、造成困扰”“可以制作一些规则牌,提醒骑过来的小朋友”“让老师拍照拍下来,违反规则的小朋友不能得到积分”等一系列运动规则被孩子们一一罗列出来。对话中,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运动规则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游戏中,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运动规则在运动场里尽情地游戏着、体验着。

孩子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清晰的游戏思路。而追随孩子们的思维,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支持孩子们的行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也获得了一些感悟:

感悟一: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给予支持

交流分享是游戏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游戏精神的体现。分享过后根据幼儿的体验给予适宜的支持是教师应有的教育策略,比如,教师支持幼儿解决场地设计问题、布局问题、规则问题、管理问题。教师的及时倾听、语言引导、材料提供、多次讨论与分享等都是给予幼儿的支持,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支持都助推幼儿的游戏进一步开展。

感悟二: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注重体验

关注幼儿的学习、创造的过程而非结果是课程游戏化理念带给我全新的认识。活动中,幼儿在一次次的动手操作中改造着运动环境,运动表征、手机拍摄丰富了游戏内容。游戏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持续丰富着,而我则一直追随着幼儿的思维为他们架构活动,持续关注幼儿自主与创作的过程,这也是游戏化理念带给我行动上的改变。

感悟三:在表达表征的过程中给予回应

除了支持幼儿、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之外,我还鼓励、支持幼儿对运动过程进行表征与表达,以满足幼儿想象与创造的需求,比如运动图纸的设计、运动规则的表征和照片记录表征等。对幼儿的自主表现、表达行为,我都及时回应,给予他们肯定与支持。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背景下,我始终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给予幼儿大量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我不断追随、支持幼儿的活动,通过分享、倾听、记录了解幼儿的需求,为幼儿的深度学习创设条件,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学习经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