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不仅包括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小学是孩子个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对于孩子世界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英语课堂,可以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文化,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初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和策略。
一、英语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环境,英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语言,而且英语教材内容比较分散,学习过程枯燥,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够适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可以保证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提高英语课程的教育价值。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在此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内涵,养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能够明辨善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提高教师综合文化素养
小学英语教师不仅担负着向小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责任,还同时也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直接影响着不同国家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文化交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在提高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强化用英语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的责任感,这提高了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教授语言,履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二、小学英语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育的目标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特质将直接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小学英语教学中虽然有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很多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思维观念的引导。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英语文化的渗透作为一项根本任务,经常使用熟悉西方文化的叙述方式。它还传授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高度边缘化。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老师讲的几句话和课本上偶尔的信息。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宏观文化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兴趣中[2]。设计教学、安排课堂和课后练习,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和氛围,为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Unit 3 What colour is this balloon这一单元时,它的主题是颜色,色彩看似是一个普通的话题,但其实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义。例如,在西方人们认为红色是血的颜色,所以在西方文化中,红色象征着战争,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简单。然而,中华民族有崇拜太阳神的传统,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太阳的颜色,象征着繁荣和幸福,因此人们相信红色有辟邪的作用。每逢春节、婚礼、生日,人们喜欢用红色来装饰自己的器具、服装和厨房用具。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把"了解色彩文化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PPT培训材料等方式传达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知识,使优秀的传统色彩知识得以传授。
(二)挖掘课内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材内容,尝试从教材中提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创造出合适的内容。结合教学情境,提高和优化感知学生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达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例如,在Unit 5 I like noodles教学时,讨论“询问他人并表达您的食物偏好”主题。教师可以用食物来介绍“餐桌礼仪”这个生活中人人都知道的话题,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中国人吃饭时有哪些餐桌礼仪?有的人认为不拘小节就是大事,餐桌礼仪属于不必要、无用的小事。提问学生对餐桌礼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传授中国传统餐桌礼仪知识和文化,解读中国餐桌礼仪的文化意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使课堂充满人文氛围。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完善将有助于英语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因此,要想让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效益和价值,就需要优化。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考核机制创建完整、健全的考核体系,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更有效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认可他们日常的成绩,通过实践活动来践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例如,在习题教学中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考点,根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行口头提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特质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学生完善知识框架,掌控课堂,创建更加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避免学生崇尚外来事物,让学生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分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逐步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教育功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锦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