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精心护理。手术室护士的职责不仅仅是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更重要的是确保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以下是手术室护士如何进行病人安全护理的详细分析。
一、术前准备:确保安全的基础
1.患者心理准备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解答他们的疑问,减轻紧张和恐惧情绪。这种心理准备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
2.患者身体准备
身体准备包括术前检查、术前禁食禁水、术前备皮等。术前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症;术前禁食禁水是为了防止术中发生呕吐、误吸等意外;术前备皮则是为了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
3.知情同意
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相关信息,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确保患者在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利益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定。
4.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
护理人员需提前清点、检查手术器械,确保其数量、功能完好,并准备好麻醉药品、止痛药品、抗生素等,确保药品种类、数量充足,并了解其药理作用、副作用等。
5.手术室环境准备
手术室需保持清洁消毒,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同时,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需保持适宜,一般温度控制在21-25℃,湿度控制在40%-60%,并检查无影灯、手术床、监护仪等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二、术中护理:确保安全的关键
1.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手术室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其在术中稳定。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器械和药品护理
手术室护士需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确保手术过程中器械的供应及时、准确。
3.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是手术室护理的核心,护士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包括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管理无菌物品等,以防止术中感染。
4.巡回护理
手术室护士需负责手术间的巡回工作,确保术中器械、药品、敷料等的供应,同时协助医生完成手术中的各项操作,如输液、输血等。
5.体位管理
手术室护士需与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共同安置手术体位,动作轻柔、用力协调一致,防止发生组织损伤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保证患者肢体处于安全舒适状态,防止挤压伤害。
三、术后护理:确保康复的保障
1.伤口护理
手术后,护士需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或出血等异常情况。
2.病情观察
术后,护士需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出血情况、用药反应等,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
3.病理标本处理
护士需妥善处理病理标本,核对后与洗手护士共同签字,确保标本的正确送检。
4.环境整理
手术后,护士需清理手术间的废弃物品,进行地面消毒,保持手术间的整洁、无菌,为下一台手术做好准备。
四、结语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不仅要求高度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从术前准备到术中护理,再到术后护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