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落地,叠加之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全部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一系列楼市政策利好,消费者购房信心进一步提振,多地楼市成交回暖。
一线城市二手房复苏明显
“看了大半年房子的消费者,上个月终于出手了。”链家北京增光路店的经纪人小张表示,最近看房的人多了不少,特别是周末,上个月店里成交了7套房。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表示,11月份,全国多地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在10月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同时,二手房市场在“以价换量”下带动市场回暖,尤其是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复苏明显,成交量同比增幅超六成,其中沪深两地二手房成交量齐创近4年来的新高。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20个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套数达到140197套,环比增长11.7%,同比增长26.3%。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11个月,二手房的累计成交套数已同比实现正增长,增幅为1.0%。
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的回暖尤为明显。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成交量18763套,远超荣枯线,创下了近2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具体来看,11月单日成交量多次超700套,其中25日和27日,日成交套数均超过900套,29日甚至成交了1052套。
在上海,楼市新政推动消费者的购房意愿提升。安居客监测数据显示,11月,上海二手房累计签约成交达27050套,不仅是2024年以来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月份,同时也创下近44个月以来的最高单月成交量。
二线城市二手房市场也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11月,成都、杭州、厦门等城市的成交量环比增长均超过20%,同比增长更是超过30%,市场需求旺盛。
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虽然成交量相对较小,但同样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三四线城市11月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3016套,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8%,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新房市场呈现向好势头
除了二手房市场,各地新房市场也表现得可圈可点。11月份,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积为139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达20.6%。尽管2024年1—11月的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仍下降26.4%,但降幅已有所收窄,显示出市场正在逐步走出低谷。
北京12月新房成交出现“开门红”。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12月1日,北京新房网签206套,网签面积16494.97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119套,网签面积13771.91平方米。11月份,北京新建商品房实现网签3246套,环比上升1.22%。
上海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11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78.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1.9%,同比增加48.8%。
11月,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面积90.02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53.2%。从套数看,11月网签8304套,仅次于10月份的10418套。
在深圳,契税的降低进一步推动一手楼盘的成交,高总价的房源成交占比上升明显。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数据显示,11月深圳市预售新房共成交8734套,环比增长86.8%,同比增长158.9%,其中住宅成交8076套,环比增长94.5%,同比增长191.2%。楼市政策对新房成交量的影响正在逐步体现。
年末楼市有望翘尾收官
“市场能够保持热度与‘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大力度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的纾困逻辑关系很大。”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系列稳楼市政策不仅大范围解除了此前的限制性措施,还将购房门槛降至历史新低,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形成了叠加效应。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随着一线城市交易税费减免以及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的取消,为存量交易润滑提供方便。尤其是置换型买家对此反馈积极,预计会加快二手房的流转,也为后续转化为新房的销售提供了储备力量。最后一个月是房企冲击全年业绩的关键时期,预计会借助市场温度加快销售节奏,12月有望实现年末的翘尾收官。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12月是房企业绩冲刺季,预计整体成交环比有望回升,实现小幅翘尾。京沪深等核心一线城市仍是成交热点,随着供应量上升,新房成交预期延续增势。部分二线城市经历了前期的深度调整,购买力有修复态势。
(孙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