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紧急情况时有发生,从突发的心脏病、中风,到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摔倒等,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掌握基本的急诊急救知识,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还能减轻后续治疗的难度和痛苦。
以下是关于急诊急救的一些重要知识和步骤,让我们共同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1.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专业医疗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检查反应与呼吸: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及呼吸。
启动紧急反应系统: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现场有)。
胸外按压:将患者置于硬板床上或地面上,解开衣物,双手交叠,掌根置于胸骨下半部,垂直向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人工呼吸:确保患者头部后仰,无异物阻塞气道后,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使胸廓隆起。未接受培训者,应持续进行胸外按压。
持续循环: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2. 窒息急救
窒息急救分为婴幼儿窒息和成人窒息两种情况。
婴幼儿窒息:将孩子面朝下放在膝盖上,头部略低于胸部,用力拍打其背部5次,再将其翻转过来,用两指按压胸骨下部5次,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异物排出。
成人窒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者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到阻塞物吐出为止。
3. 控制出血
直接压迫:对于可见的活动性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衣物等直接按压在伤口上,以控制出血。
抬高伤肢:对于四肢出血,可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止血带使用:仅在直接压迫无法控制大出血时考虑使用止血带,且应每隔一小时放松1—2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4. 高温中暑急救
移至阴凉处: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
补充水分: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含盐分的清凉饮料,但不可给予过多水,以防呕吐。
急诊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它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能减少伤害和残疾的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学习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共同守护生命的安全线。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