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18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健康视角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绪与健康:中医内科解读情志致病

□ 作者 □苏常兴

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中医内科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活动与健康状态息息相关,过度或持久的情绪波动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以下从中医内科的角度,详细解读情志致病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一、情志分类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将人的情绪分为七情,即怒、喜、忧、思、悲、恐、惊。每种情绪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关联,过度表达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相应的脏腑功能失调。

1. 怒伤肝:肝主藏血,能疏泄情志活动。愤怒太过会使肝气逆乱,出现胁肋胀痛、咳喘、腹胀不食等症状。

2. 喜伤心:一般喜悦心情对心神功能有利,但喜乐至极或突然大喜过望可能导致心悸失眠、面红身热、精神错乱等问题。

3. 思(忧)伤脾:脾主运化水谷,思虑过度会导致食少纳呆、脘闷腹胀、大便不调等,长期则出现神疲乏力、健忘等症状。

4. 悲伤肺:肺主治节,主周身之气。过度悲伤会使肺气耗散,出现精神淡漠、气短自汗、低热清瘦等症状。

5. 恐(惊)伤肾:肾主藏精,主生殖,司二便。惊恐过度会使肾气不固,表现为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生殖机能障碍。

二、情绪对生理系统的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多个生理系统上:

1. 免疫系统:积极情绪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而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可能削弱免疫反应,增加疾病易感性。

2. 心血管系统:长期负面情绪会增加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积极情绪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率。

3. 消化系统:情绪紧张或焦虑时,人们可能出现胃痛、腹泻或便秘等问题,因为情绪能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

4. 睡眠系统:负面情绪可能导致失眠或降低睡眠质量,而积极情绪能改善睡眠质量。

三、情绪调节与健康维护

为了维护身心健康,需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合理发泄情绪:当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应合理发泄,如通过倾诉、运动、写日记等方式,避免情绪过度压抑。

2. 改变生活环境:当遇到烦恼时,不妨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如去户外散步、旅游,以放松心情。

3. 集中注意力:当情绪波动时,可以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件事上,如阅读、听音乐、绘画等,以转移注意力。

4. 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不仅能分散注意力,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

5. 寻求专业帮助:当自我调节无效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避免情绪问题进一步恶化。

四、结语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内科理论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调节情绪,可以维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应对情绪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化县湾沟门乡卫生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