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合理的运动康复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还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运动康复秘籍,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生活。
1. 早期床上活动
术后初期,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这包括每1-2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肠蠕动和预防压疮。清醒患者可以做踝泵运动,以及双手握拳运动,这些简单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2. 坐位与站立训练
术后第一天,患者可以尝试将床头抬高15-30°,慢慢适应坐位。坐起后,双腿自然垂于床边,静坐2-3分钟,观察是否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如果感觉良好,可以尝试将双脚放在地上,双手扶着床边或其他支撑物,缓慢站起。站立后先不要急于行走,原地站立片刻,确保身体平衡和稳定。
3. 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是促进术后康复的关键步骤。起初,患者可以在床边扶着床沿走动,之后可在家属的陪同下在病房的走廊里来回走动。活动时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行走时小心谨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
4. 胃肠功能恢复锻炼
术后早期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肠蠕动,减少肠粘连的风险。患者可以通过下床活动、使用开塞露等方式促进排气和排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患者能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的关键。
5. 膀胱功能锻炼
胃肠手术后通常会留置导尿管,术后导尿管常规停留至2-3天再拔出。但下腹部手术尤其是直肠手术后需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后才能拔除,一般需要7天左右。术后三天起,患者应通过间断夹闭与开放导尿管进行膀胱功能的锻炼,以顺利排出小便。
6. 老年患者的特殊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术后康复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多翻身拍背,鼓励和帮助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对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腰酸背痛,下床活动和伸展四肢可以减轻症状。
7. 心理调适与家属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在患者面前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胃肠外科手术后的运动康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康复锻炼,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这份运动康复秘籍能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