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作为人类社会一项源远流长且至关重要的思维与认知活动,已深度融入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管理科学的开创者西蒙曾指出:“管理即决策”。事实上,管理决策过程本质上是在认知、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朝着减少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这一无法完全达成的极限不断逼近的过程,最终形成 “评价 — 决策 — 管理” 的应用逻辑。通常,决策问题涉及多个定类测量属性,单纯考虑单一属性的决策方法往往会过度简化实际问题,进而得出不合理的决策结果。因此,多属性决策应运而生,其致力于综合考量与待解决问题紧密相关的关键因素,并探寻有效的工具和数量方法,以应对具有多个属性的复杂决策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愈发显著,传统数学工具难以对其进行精准的描述和分析,在此背景下,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逐步发展起来。
就管理决策研究而言,其易感知且影响广泛的特点本应是一种优势,尤其是在当下,以更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思维方式强势崛起的人工智能发展势头锐不可当。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相较于在广度上的迅速拓展,模糊多属性决策研究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厚度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或者说有着更为迫切的发展需求,这也正是研究人员应当投入更多精力和心血的关键领域。科学源于事实以及基于事实的推理,一项研究的科学性首先取决于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适配性。以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科学性为例,相较于数学方法在自然科学技术领域所展现出的完美性和辉煌成就,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与研究对象的契合程度无疑具有更为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燕山大学臧誉琪副教授和赵晓冬教授所著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一书,为管理决策分析乃至社会科学中的不确定问题分析,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思路与方法。社会科学的数量方法终将回归现实应用,而模糊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有望成为社会科学量化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解决社会科学中不确定问题的路径,就隐藏在本书对管理决策中不确定问题的研究之中。
本书作者敏锐地察觉到已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存在适用性欠佳的技术缺陷,于是以集成算子及信息测度作为底层技术支撑,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其中,所提出的新型模糊集成算子,有效解决了模糊环境下属性间存在关联性的多属性决策难题;新型模糊信息测度技术,则进一步补充了模糊环境下基础信息测度的研究空白;而新提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模糊环境下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模糊集及其拓展理论相继问世,但相关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我们深入探索,填补模糊管理决策分析领域的空白。鉴于此,本书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开发出更加合理、有效且科学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现代决策科学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