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高铁和飞机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快捷和高效充斥着生活的节奏。然而,像绿皮火车那种慢状态,反而显得珍贵起来。就像我们矿工在煤矿井下乘坐的人行车一样,每一次我都会珍视,将其看作一种享受和旅游。
井巷人行车可谓是迷你版的绿皮火车,连接着井底与采煤地区两端,是煤矿井下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每日,我和工友们都会乘坐,按时按点地往返,一路上听着机车播放的“祝你平安”铃声,夹杂着车厢内矿工的说笑声,慢悠悠的半小时车程里总是溢满了快乐。
是的,从矿工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到达矿山后要开班前会、布置工作、更衣入井,这段时间是很紧张的。特别是到达工作地区以后,又要召开二次班前会、交办任务、开始工作。从提速采煤作业到乌金滚滚输送,两端高速的节奏让人神情紧绷,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危险和隐患更是虎视眈眈。但这一切,却在慢状态的人行车过程中得到了缓冲和调和。
一厢三间,一间四座,工友们面对面坐在一起,总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内容有家长里短、生活琐事、古往今来、工作难题等。尤其是当前的,将日常中听到的和看到的趣事分享出来,便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着看法。还有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所谓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大家集思广益,畅言解题想法,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随之便是抑不住的笑声。
“咔嚓咔嚓”听着车轮压过轨道接口的响声,就像一首慢旋律的曲子,在矿工们欢乐的神采中涂添几分怡然。和工友们畅聊之余,我喜欢用矿灯照向窗外,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矿灯打在巷帮上,中间的灯芯就像东升的太阳,在坑洼不平的壁面上忽远忽近,加之车辆地慢慢行进,向后的景象好似都化作了一朵轻薄的烟云,若隐若现的让人浮想联翩。
巷帮上方悬吊着整齐的线缆,几根排列开来就像乐章里的五线谱一样,偶尔划过的接线盒子便成了线谱上的音符,在舒缓的节奏中跳动着。车辆不断前行,在主巷吊灯的照耀下,与矿灯的光束交错着,使得车辆的影子一节节变大或变小,仿佛被施以魔法一般,让人不住地游赏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美妙的画面。巷道底部一侧的水沟内偶尔还会传出清脆的水流声,待遇到没有盖背板的地方,就会看到清澈而欢快的水流。
人行车行进是个享受的过程,当窗外满眼是风景时,我便会进入遐想。在心灵的空间里,有翘首期盼的父母,有孩儿归来的团圆幸福,有曾经身赴煤海的梦想,有和工友们挥汗如雨的并肩作战。而这,一帧帧,一幕幕,都会于慢状态中渐渐容错,最终都化入车程中的旅途,成为我心里最美好的一部分。
也许工友们和我一样,在井巷的车旅中相视而笑,有的还会轻眯双眸,脑海里估计亦是一番思绪。当车厢内不再沸腾,耳畔的行进声便会愈来愈响。无论是从井底到达工作地区,还是一班的劳碌后踏上归途,那慢悠悠的状态,是时间线的交错,是一切美好的绘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铺展在每一位乘坐者的心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