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3月1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种养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荠菜栽培技术

荠菜耐寒,喜冷湿晴朗的气候条件,种子发芽适温为20℃至25℃,生长适温为12℃-22℃,可耐短期-7℃的低温。由于荠菜生长期短,人工栽培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

种植荠菜选择前茬为番茄、黄瓜、玉米或大蒜等地块为宜,连作易发生病害。翻耕15厘米深,不施基肥,做成2米宽(连沟)的畦,畦高15厘米,整细耙平,然后播种。冀中南地区春季因气候适宜,出苗率高,生长迅速,每亩用种量0.7-1公斤。

荠菜出苗前后,要常浇水,用喷壶浇,切忌漫灌使土壤板结,造成出苗困难或小苗被冲淹。出苗前,每天喷洒3-4次水,出苗后每天喷1次水。荠菜生长期短,一般追肥2次,次在出苗后10天左右,隔10-20天追第二次,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可再追1-2次。

荠菜植株较小,常与杂草混生,除草较困难,因此,应尽量选择杂草少的地块栽培。杂草发生时,可结合采收等田间作业人工铲除或拔除。

荠菜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克霉灵400倍液,5-7天喷1次,连喷3-4次。主要害虫是蚜虫,应及时喷药防治。

荠菜采收得当,可以增加产量。一般用小刀挑采,留小收大,但注意收得均匀。苗稀的地方,即使是大苗也要保留;密的地方,苗小也要挑收,使留下的苗均匀生长,提高产量。

当荠菜长出10-13片叶即可采收,以后可陆续收获4-5次,亩产量一般在1000-2500公斤。

(据四川农村信息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