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称赞生产线产量提高带来更多效益的时候,可是很少有人赞美无私奉献的设备维修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太原煤气化沁城煤业公司选煤厂的筛分车间,聆听一位普通维修工人的故事。
每天,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他已经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箱,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振动筛、破碎机、输送带等各类设备遍布筛分车间的每一个角落。“设备正常运行是基础,任何一个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生产中断,造成损失。”他总是这样和队友说。他对每一台设备都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哪里容易出问题,哪里需要重点维护,他都心中有数、成竹在胸,总能让一台台“罢工”的设备重新焕发生机。在他看来,维修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份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业。他不断向老师傅们学习,全面了解各种设备的构造和操作原理,钻研专业设备维修技术,通过维修设备、焊接作业,他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技术,车间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台机器前都有他的身影。他通过多年设备维修工作的磨砺,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反复推敲过程、沉淀思想,开始真正成熟起来,业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在车间里,他还是一位热心肠的人。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大到复杂设备的故障排查,小到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他都耐心讲解。新来的小薛正对着突然停运的筛分机抓耳挠腮,路过的他瞧见这场景,立马走了过来,笑着说:“别着急,咱一起看看。” 说着,就俯下身,熟练地打开机器外壳,仔细查看内部结构。“你看,” 他指着一处齿轮,“这齿轮磨损得厉害,和它咬合的另一个齿轮也有点错位了,所以才会卡顿。” 小薛凑近一看,恍然大悟,可又面露难色:“师父,这怎么修啊?我怕自己弄不好。”他一边动手,一边耐心讲解:“先把这两个齿轮拆下来,换个新的上去。换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齿轮的间距和咬合度,太松太紧都不行。”小薛在一旁认真看着,不时点头,还提出自己的疑问。开机测试,筛分机运转正常,发出平稳的嗡嗡声。小薛兴奋地跳起来:“成啦,师父!太感谢您了!”以后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
他叫余超。就是这样一名“不起眼”的普通维修工,却用自己的朴实无华、辛勤付出和高度的责任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夺目的光彩,用自己负重前行的执着和坚定,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一个又一个人热爱工作,奋勇前进。(聂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