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在市场信息报社主办的 3·15 咨询宣传活动现场,消费者荣先生(化名)向本报咨询台倾诉了他的遭遇。
七个月前,荣先生在某商场的一家服装店精心挑选了一件短袖 T 恤。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穿上这件 T 恤的第一天,仅仅是正常出行,肩部位置竟出现了开线的情况。“那一刻真的既尴尬又失望,新衣服刚穿就出问题了。” 荣先生无奈地说。
发现问题后,荣先生抱着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第一时间找到了商家。他向商家说明了情况,希望能得到换货或者退款的处理。但商家给出的回应却让荣先生瞠目结舌。商家表示,这类 T 恤的材质较为特殊,穿着时尽量别系安全带,否则很容易开线,甚至还建议荣先生把另一面的线也弄开,称这样能保持衣服的 “平衡”。这样的回应让荣先生难以接受,“这是什么逻辑?衣服质量有问题,反倒让我改变正常的穿着习惯,这根本不合理。” 荣先生气愤地说。
此后,荣先生多次前往商家店铺,与不同的店员及主管进行沟通,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荣先生无奈地表示:“主管态度是挺好,每次都客客气气的,但就是不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理由是自己没有权限,我的权益还是没有得到保障。这件 T 恤我穿了一天就闲置了,不单是损失几百块钱的问题,这样的消费体验实在是太差了。”
在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一特殊节点,荣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个别商家在产品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需谨慎选择,仔细检查商品质量,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够有效维权。在面对消费问题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督促商家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营造健康、公平的消费环境。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牛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