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3月24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对贫困群体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分析

□ 作者 □ 湖南科技学院 卢丹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体育事业,强调体育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相对贫困群体因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限制,在享受体育公共服务方面仍面临诸多障碍。因此,分析其体育需求,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体育公平与健康水平提升。

一、相对贫困群体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现状

(一)健康需求与体育参与的必要性

相对贫困群体往往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病多发等问题。体育活动作为提升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该群体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相对贫困群体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

(二)体育设施与场地的可及性需求

体育设施与场地的可及性是相对贫困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相对贫困群体所在地区的体育设施往往较为匮乏,且分布不均。他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建设更多便捷、实用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加强老旧城区、农村地区以及适老化、适儿化场地设施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

(三)体育赛事与活动的多样性需求

体育赛事与活动是激发群众体育参与热情的重要手段。相对贫困群体对体育赛事与活动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不仅希望参与传统的球类、田径等项目,还对健身操、瑜伽、太极等新兴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时,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提供更多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赛事活动,以丰富业余生活,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精准性需求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对于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体育参与度和锻炼效果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该群体普遍缺乏专业的健身知识和技能,他们在健身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包括健身计划的制定、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

二、相对贫困群体体育公共服务需求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体育资源分配不均

相对贫困群体所在地区的体育资源往往较为匮乏,且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显著,导致该群体在享受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明显障碍。

2、体育赛事与活动供给不足

尽管近年来政府在体育赛事与活动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相对贫困群体所在地区的赛事活动仍然较少,且质量不高。这限制了该群体的体育参与热情,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深入。

3、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缺失

相对贫困群体普遍缺乏专业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现有的健身指导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严重匮乏。这导致该群体在健身过程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影响了锻炼效果。

4、体育意识薄弱与文化障碍

相对贫困群体往往对体育活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受传统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他们往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计问题上,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此外,部分群体还存在对体育活动的文化障碍,认为体育活动是“有钱人”的专利,与自己无关。

(二)改进建议

1、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相对贫困群体所在地区的体育资源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通过实施补短板工程,建设更多便捷、实用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同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满足该群体的健身需求。

2、丰富体育赛事与活动供给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相对贫困群体所在地区的体育赛事与活动供给力度。通过组织多样化的赛事活动,激发该群体的体育参与热情。同时,注重赛事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提升赛事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3、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相对贫困群体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选拔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鼓励其深入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开展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

4、提升体育意识与文化素养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相对贫困群体的体育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普及体育知识和技能,提升该群体的体育意识和文化素养。同时,注重培养该群体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和益处。

三、结语

相对贫困群体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该群体的需求现状及问题,优化资源配置、丰富体育活动供给、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以及提升体育意识与文化素养是关键。未来,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体育参与度和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解决这一问题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才能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

作者简介:

卢丹旭(1985.10-),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农村体育和全民健身。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相对贫困视角下体育公共服务的减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B0756。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