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所以,怎样把控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大学生,成为社会各界和高校师生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核心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的引导,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指导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根本性指导思想,在大学教育的不同时期和阶段都发挥着指导思想的作用。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又或者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发挥着重要的方向引领意义。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培养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家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二)学科建设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大学学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他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对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行了深度分析,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指导,使得研究者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
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指导。当代大学通过不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弘扬和传播,并在校园建设中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校园,而这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将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统一,培养大学生们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可以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面对社会发展和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待,并对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处理态度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统一的人生观,将大学生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引导大学生在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过程中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比如,很多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更加愿意投入支教扶贫、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中,通过自己微小的贡献来服务国家和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二)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当今时代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变化越来越复杂,所以提升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提升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对于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等都发挥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后,可以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好地去维护民族文化和国家的利益。
(三)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全面性发展,其中不仅包括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包含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性发展。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为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打好了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能力,确保专业学习的高质量完成;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还可以让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打好人的全面性发展物质基础。
(四)有利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发展性和开放性,这也成为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动力源泉。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大学教育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来实现改革创新。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从而使大学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助力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是大学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性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是学科发展的基石,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素养,还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助力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因此,当代中国大学需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在教育教学和工作管理中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助力大学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