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3月3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技术进步路径

——企业家精神视角

□ 作者 □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延芝

传统上我国制造业依赖技术引进,但伴随技术追赶与发达国家封锁加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凸显。因此在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外技术封锁背景下,探讨影响企业差异化的技术进步路径的驱动因素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世界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厘清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技术进步路径的机制,对于企业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乃至整个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作为管理者团队特质的重要体现,其对企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套利型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进步路径中的调节作用。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技术进步路径主要有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意愿。而且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企业发挥“精、准、快”优势,在线支付、可穿戴设备、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客户喜好,精准抓住创新机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沉没成本。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创造技术、革新技术,丰富了技术市场厚度,而且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新模式、新业态,扩展了技术市场规模,进而丰富了企业技术引进来源。

根据张维迎在《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中提到企业家职能,将企业家精神分为套利型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型企业家精神。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与实体产业融合不断加深,传统物理资源具有了数字化属性,使得产业空间与边界变得模糊,在此情境下,企业家对套利机会的警觉性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发挥后发优势,及时引进具有盈利潜力的先进技术,更早建立自身竞争力。数字化转型促使企业组织形式更为扁平化,促进了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创新型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创新合作,进而提高企业内部创新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

H2:不同的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与技术进步路径中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二、实证分析检验

(一)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技术进步路径。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衡量企业自主创新;以企业因购买或合并而增加的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增加值占总资产的比重衡量企业技术引进。

2、解释变量:数字化转型。利用文本挖掘,以企业年报中有关数字技术及其应用的关键字的词频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

3、调节变量:企业家精神。以人均固定资产和销售收入增长率衡量套利型企业家精神,以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利润率和人均专利申请数衡量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并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比重。

4、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资产规模,总资产净利润率,企业年龄,股权制衡度,高管前三名薪酬,资产流通率,以及年份与行业虚拟变量。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变量缺失及财务异常的样本,最终得到1105家公司的10897个观测值。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三)实证检验结果

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对假设进行验证,为了缓解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所有回归均采用稳健性标准误修正。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自主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263,对技术引进的回归系数为0.027,均在1%水平上显著,证明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假设1得到证实。

根据套利型企业家精神与数字化转型的交乘项结果显示,对自主创新的系数为-1.233,且在1%水平上显著,对技术引进的系数为-0.039,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套利型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与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中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根据创新型企业家精神与数字化转型的交乘项结果显示,对自主创新的系数为1.19,且在10%水平上显著,对技术引进的系数为-0.022,但是并不显著,说明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只在数字化转型与自主创新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引进中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假设2得到证实。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13年-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异质性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数字转型对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2)套利型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与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中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只在数字化转型与自主创新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

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第一,企业需把握数字化转型战略机遇,大型企业应制定长期战略增强转型内生动力,中小企业需突破“不愿转、不能转、不会转”困境,借助国家试点政策加速数据与创新要素融合。第二,企业应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套利是每个企业无可避免的思想,但创新精神才是企业长久繁荣发展的保障,企业在管理层组建和更替时应考虑高管的创新精神并推出一系列措施降低管理层短视、提高其对创新项目的重视与投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