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4月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Page 7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振宗 铝制品定制化领航者,以创新书写产业辉煌新篇

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材料科学的持续进步中,铝制品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市场对高性能、轻量化、耐腐蚀材料需求的持续升级,铝制品凭借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易加工且环保可回收的独特优势,迅速崛起为制造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市场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传统材料如塑料和铜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局限性的深刻认识,尽管这些传统材料各有特色,但在面对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时,它们已难以满足所有领域对材料性能的综合要求。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贝哲斯咨询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铝系统市场规模已突破1837.6亿美元大关,并以年均5.7%的复合增长率稳步前行,预示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铝制品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正是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蓝海中,一位铝制品行业的传奇人物——卢振宗,以其深厚的行业积淀和敏锐的市场嗅觉,捕捉到了铝制品定制化领域的无限可能。通过早年的外贸经验沉淀,卢振宗知道铝制品不仅具备替代传统材料的强大实力,更能在材料定制化领域大放异彩,成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关键钥匙。因此,早在多年前卢振宗便毅然踏上了定制化铝制品的探索之旅。他的多项发明给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甚至为铝制品定制化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为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初探定制化,从非洲市场起航

自2012年创立公司以来,卢振宗在铝制品领域内稳扎稳打,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定制化为核心的发展道路,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鲜明的特色。经过对中国及全球市场的结构的分析,他的战略眼光首先投向了非洲市场。在非洲市场的拓展中,卢振宗深刻认识到铝合金材质相较于其他材料在多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如耐腐蚀性、轻质高强等,这些特性非常契合非洲市场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实际需求。基于此,他因地制宜制定了差异化的定制化方案,采取了“先开模再制作”的灵活生产模式。这一模式使得公司能够精准捕捉并满足非洲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从而赢得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南非市场,卢振宗将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面对成品窗市场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挑战,他首先聚焦于铝材模具损耗及产品公差控制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引入日本高端钢材H13钢作为模具生产材料,实现了产品壁厚的精准控制,将公差范围缩小至0.05mm以内,远低于国家标准的0.1mm公差范围,并显著降低了模具损耗,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从而确保了最终铝合金成品窗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在模具选材问题解决后,卢振宗并未止步,而是进一步深入探索定制化生产的精髓。他意识到要实现真正的定制化,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建材供应关系,构建一条从源头开采到成品交付的高效协同生产线。为此,他整合了铝材厂与模具厂的资源,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体化生产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上,铝材的原材料采购、高端模具的设计制造以及成品的加工过程被紧密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效、协同的生产体系,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生产目的。

卢振宗在定制化道路上的初步探索,不仅巩固了公司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也为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这一从源头开采到成品交付的定制化制造思路拓展至韩国、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并成功应用于门窗、制冷设备、卷帘门等产品领域。这些铝产品为客户带来了优质稳定的使用体验,逐渐在这些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卢振宗正逐步塑造着铝制品产业的新格局,引领着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深耕定制化,由专利发明护航

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实践基础上,卢振宗进一步将定制化战略推向深入,持续致力于铝制品行业的转型升级与技术革新。他始终保持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不断深耕技术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专利发明。

在铝合金门窗的便捷组装方面,卢振宗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他利用安装架、螺杆、滑套等部件,结合精密的机械传动系统,实现门窗的快速准确组装(授权公告号CN219509492U)。这一专利发明不仅简化了组装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高了门窗的组装精度和稳定性。这种设计思路的提出,为铝合金门窗的定制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针对铝合金门窗在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卢振宗研发了一款实用辅助搬运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9237107U),该装置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不同尺寸和重量的门窗的稳固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电动推杆和滚珠等部件的巧妙应用,大大减少了搬运时的摩擦力和阻力,提高了搬运效率和安全性。这一创新成果的应用,为铝制品的物流运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外,卢振宗还针对铝合金门窗的隔热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研发出了一款高效的隔热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9431683U)。该装置通过隔热帘和真空玻璃板等结构的巧妙组合,有效降低了外界热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室内采光的需求,卢振宗还采用了透光性能良好的材料,确保了室内光线的充足。这一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门窗的隔热性能,还为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系列的专利成果,不仅彰显了他在铝制品产业中的深厚造诣,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技术创新的典范。他不仅推动了铝制品的升级换代,还促进了铝制品产业向更加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加码定制化,以创新工厂领航

2020年,卢振宗正式注册成立牧铭智能制造公司,标志着他从传统的材料供应领域华丽转身,迈入半成品设计、制作与销售这一全新领域,并成功打造了一条集研发、销售、生产、服务于一体完整成熟的定制化制造产业链。这座投资额高达6000万美元的高端铝型材及产品的精密智造工厂,一期项目建设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主要从事于高端铝型材及产品的精密智造,不仅是卢振宗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更是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卢振宗依靠自身应用仿真等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以打造定制化高端智能制造平台为核心目标。工厂目前拥有的10条生产线均配备了国际领先的五轴加工高档数控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多模块智能组合与全自动无人生产技术的融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卓越与稳定。卢振宗还在原有产品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研发与创新,其在铝制配件精密加工领域中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材、5G散热器、人脸识别、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电子元器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卢振宗已成功与德国宝马、印度塔塔、澳大利亚凯普然等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客户群体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他以扎实的专业服务与不懈的创新精神推动了铝制品行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目前,牧铭智能制造的年生产能力已达1.2万吨高端金属制品,实现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其中出口占比超过90%,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正是凭借这样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敏锐度,牧铭智能制造在行业内脱颖而出,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项殊荣。作为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会员及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牧铭智能制造长期深耕于铝制品行业发展中。这些荣誉无疑是对其技术创新实力及行业领先地位的高度认可,背后凝聚着卢振宗及其团队大量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的结晶。而卢振宗本人,也因其杰出的商业成就和社会贡献,被选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会员。

卢振宗的故事,是铝制品行业乃至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更是创新与坚持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不仅在铝制品定制化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更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他的每一项专利发明,都是对行业技术壁垒的突破,每一次生产模式的革新,都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卢振宗始终保持着前瞻性的视野,带领企业不断探索进取,持续为制造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孔璟黎)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