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5月12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作者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向恒

产教融合是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要从完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健全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才能更加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加快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地位显著提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加快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建设,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更好完成“双高”计划的重要抓手。

一、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剖析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发展脱节

当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论证和审批,难以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过于追求学科齐全和综合性,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关注,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全,与产教融合协同效果差

从课程目标来看,一般课程目标设置为知识目标和实践目标。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只是注重知识目标的完成,更多的是在进行理论的讲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技巧浮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企业培训成本提高,不愿接收这样的学生,最终影响学生就业。

(三)师资质量数量欠缺,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第一,高职院校教师数量尚显不足。自高职院校百万大扩招以来,各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配比却落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达到18:1的师生比例,导致教学资源紧张,很多教师都是超课时量教学,教学效果差。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学校短时间内大量扩招学生,学校也不得不扩大教师招聘和引进兼职教师。这就导致专业教师专业素养不强,教学质量差距明显。

二、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同向同行

首先,高职院校要广泛开展调研。高校党委应该成立调研小组,带领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开展座谈会、专题报告会,企业走访等形式进行深度调研。充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高职院校要打造高水平专业集群。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为学生授课,或者直接到企业进行实操,实现教学一体,最大化地发挥专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适配性

第一,课程目标。应当紧密贴合市场的用人规格,确保目标既清晰又明确。这些目标应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旨在满足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人发展需求,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学科的特性以及社会的广泛需求。具体而言,目标应涵盖学生应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

第二,课程内容的设计。学校应当全面考量,确保内容应具备系统性,确保知识的连贯和完整;同时,内容应适宜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水平;实用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课程内容应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

第三,课程评价体系。学校需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强化校企合作模式,利用校内外的实践基地,邀请行业企业内的资深导师参与学生的考核工作,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与用人标准,从而准确评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第一,搭建教师研修实践平台。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一同搭建教师研修实践平台。企业将内部资深的技师技工在实践基地进行相关教学,学校则鼓励校内教师积极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

第二,完善“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一方面,学校应该出台相关“双师型”认证的文件,明确“双师型”认证的条件,设定合理的认证标准,鼓励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双师型”教师。

三、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必须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这是新时代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不仅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精准的政策支持、高效优化的机制建设和明确的权责分配。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个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桥梁,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

向恒(1995-),男,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