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5月15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理论探索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颈腰椎退变的常见诱因与自测方法

□ 作者 □ 程丽莎

一、颈腰椎退变:为什么越来越“脆弱”?

颈腰椎是支撑上半身的“中流砥柱”,由椎体、椎间盘、关节突、韧带等组成。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20岁后每年减少1%)、韧带弹性下降,骨骼与软组织逐渐“老化”。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加速这一进程,导致退变年轻化——20-30岁人群颈椎间盘突出检出率已达15.9%,腰椎退变平均年龄比20年前提前10岁。

二、四大常见诱因:你的习惯正在“伤害”脊柱

(一)姿势不当:久坐久低头的“隐形杀手”

低头族:低头30度时,颈椎承受约18公斤压力(相当于脖子上挂2桶矿泉水),每天低头超2小时,5年内容易引发椎间盘突出。久坐族:坐姿时腰椎压力是站立的1.5倍,含胸驼背会使压力再增30%,易导致腰椎间盘退变、腰肌劳损。典型场景:办公时电脑屏幕过低、开车时座椅靠背过直、卧床看书/刷手机。

(二)慢性劳损:重复动作的“累积伤害”

职业因素:教师、护士等需长期站立者,腰椎承受持续垂直压力;程序员、会计等久坐者,颈椎长期处于前屈位。运动不当:盲目做“下腰”“颈椎操”等过度屈伸动作,可能拉伤韧带或磨损关节突。数据警示:羽毛球、乒乓球等单侧扭转运动者,腰椎退变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7%。

(三)外伤与急性损伤:“一次意外,加速退变”

颈椎挥鞭伤(如急刹车)可能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腰椎急性扭伤若未彻底恢复,易遗留慢性炎症,加速关节退变。案例:年轻人打篮球时急停跳投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若未规范治疗,30岁后退变速度比同龄人快50%。

(四)肥胖与负重:“体重超标,脊柱受累”

体重每增加10公斤,腰椎间盘压力增加30%。腹部脂肪堆积还会使身体重心前移,迫使腰椎过度前凸,加剧小关节磨损。数据对比:BMI≥28的人群,腰椎退变发生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

三、自我检测:快速判断颈腰椎是否“出问题”

(一)颈椎退变自测:5个动作判断异常

1. 颈部僵硬测试 缓慢向左右侧屈颈部,若感觉颈部发紧、疼痛,或下巴无法触及肩部,提示颈椎活动度下降。

2.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一手扶头偏向健侧,另一手轻拉患侧手腕,若手臂出现麻木、刺痛,可能提示神经根受压(如椎间盘突出)。

3. 椎间孔挤压试验 端坐位,双手抱头,轻向下压头部,若出现颈部酸痛或上肢放射痛,可能存在颈椎间盘退变或骨质增生。

4. 旋颈试验 缓慢向一侧旋转头部并保持10秒,若出现头晕、耳鸣或视力模糊,需警惕椎动脉型颈椎(颈椎退变压迫椎动脉)。

5. 日常症状观察 频繁落枕(每月≥2次)、单侧手臂无力(如握笔不稳)、手指麻木(尤其是拇指、食指),可能是颈椎退变信号。

(二)腰椎退变自测:3个动作评估功能

1. 直腿抬高试验 仰卧位,双腿伸直,缓慢抬高一侧下肢(膝关节保持伸直),若抬高角度<60度时出现腰腿痛,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可能。

2. 弯腰触地测试 双脚并拢,缓慢弯腰用手触地,若腰部僵硬、双手无法触及小腿,或弯腰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提示腰椎活动受限或神经根受压。

3. 腰椎压痛检查 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按压腰椎棘突(后正中线)及两侧肌肉,若某点压痛明显,或按压时下肢出现麻木感,可能存在腰肌劳损或椎间盘病变。

四、不同人群的针对性预防建议

(一)久坐办公族:“3个1分钟”护颈护腰

每小时1分钟拉伸:颈椎:双手交叉托后脑,头向后仰对抗发力,保持10秒(缓解颈前肌群紧张);腰椎:双手撑桌,臀部后移,身体前倾,感受腰部拉伸(改善久坐后腰椎压力)。调整办公姿势:电脑屏幕中心与视线平齐,座椅选择带腰枕的人体工学椅,膝盖弯曲90度,双足平放地面。

(二)中老年人群:“温和运动,避免负重”

推荐运动:游泳(蛙泳最佳)、散步、八段锦,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减轻脊柱负荷的同时强化核心肌群。禁忌动作:避免快速转头、弯腰搬重物(尤其是超过10公斤)、长时间弯腰洗菜/拖地。

(三)运动爱好者:“科学热身,强化肌肉”

运动前做动态拉伸(如颈部绕环、腰部侧屈),运动后静态拉伸(如猫牛式放松腰椎)。

重点训练核心肌群(平板支撑、仰卧屈膝挺髋),增强脊柱稳定性——核心肌力每提升10%,腰椎退变风险降低15%。

结语

颈腰椎退变是可防可控的「生活方式病」,关键在于早期识别诱因、科学自测干预。从今天起,告别「久坐低头」的坏习惯,用正确的姿势和运动守护脊柱健康——你的颈腰椎,值得更温柔地对待。

(作者单位: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