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5月1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档案管理对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 作者 □ 江苏省兴化市应急管理局 陈美元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对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作用

(一)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强大的信息集成与快速检索能力上。通过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信息检索算法,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高效整合各类应急数据,包括应急预案、历史案例、救援资源分布、专家库信息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应急信息库,其中不仅涵盖了静态的历史数据和文档,还通过实时数据接口与各类动态监测系统相连,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动态监测。

(二)增强应急决策能力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增强应急决策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数据驱动与智能分析的能力上。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对历史应急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揭示应急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潜在趋势,为制定和优化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的分析,可以识别出灾害发生的季节性、地域性特征,以及不同灾害类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资源的合理布局。

(三)优化应急资源配置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优化应急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动态监测与智能调度的能力上。通过整合各类应急资源信息,包括救援物资、救援设备、救援队伍、医疗设施等,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构建一个全面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其中不仅记录了各类资源的数量、类型、位置等基本信息,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部分关键资源的实时状态监测,如救援物资的库存量、救援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应急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是实施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基石,其构建需遵循严格的技术架构与功能设计原则。首先,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确保大数据量下的高效存储与访问,同时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满足未来数据增长的需求。系统应集成先进的数据采集模块,支持多种数据源的自动抓取与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其次,在存储方面,系统需采用加密存储技术,确保敏感信息的保密性,同时利用冗余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检索功能应基于全文检索和智能推荐算法,提供精确匹配与模糊搜索相结合的能力,支持关键词、标签、时间范围等多维度检索条件,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二)完善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数字化档案管理制度是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保障。制度应明确档案的分类标准,依据内容、形式、来源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为后续的编码、存储、检索提供基础。编码规则需统一且易于理解,便于信息的快速定位与识别。存储管理应规定档案存储的物理位置、文件格式、备份策略等,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与易访问性。检索规则需详细定义检索词的选定、检索路径的设置、检索结果的排序等,提升检索效率与准确性。利用制度则需明确档案的借阅、复制、共享等流程,确保档案使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安全管理制度需涵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层面,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包括数据丢失、篡改、泄露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三)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构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训内容应涵盖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数据分析技能、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与实战能力。与此同时,鼓励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应急管理实践,如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演练的组织、应急资源的调配等,并鼓励管理人员持续学习,跟踪最新的档案管理与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动态,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理解,提升应急响应与决策能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