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5月1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学术论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视角下区域国别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作者 □ 黑龙江大学 郭清锐 姚思赟 邱妹

当前区域国别人才培养路径多由教育工作者提出,鲜有以学生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在“四大办学战略”指导下从学生视角探究人才培养路径。旨在优化学科建设,为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添砖加瓦,让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所需。

一、国别人才培养历程

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国家战略部署,高等院校及政府部门相继成立研究机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七个区域性研究所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形成覆盖全球主要板块的学科矩阵。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世界各国联系愈发紧密,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2011年教育部启动区域国别研究培育专项,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2015年备案建设近400家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实现全球研究网络全覆盖。2022年教育部正式将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此举回应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也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历经三次发展,区域国别研究已步入正轨,人才培养成果显现。相较于专家视角研究国别人才培养,该专业学生主体视角下的人才培养路径也应得到重视。

二、人才培养优势与挑战

(一)人才培养的优势

1.学科体系完备。我校覆盖11个学科门类,设置86个本科专业及多个硕博学位点,为跨学科研究奠定基础。2.多语种特色显著。我校形成全国领先的俄语教学体系,建有英、日、朝等多个语种专业,为研究对象国奠定语言基础。3.区域研究积淀深厚。自1979年创建苏联问题研究所以来,经2016年整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院),至2019年自主设立“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形成俄罗斯与欧美环太两大研究板块。4.创新培养模式。实施“一带一”导师制与多语种协同研究机制,通过矩阵式研究团队实现语言优势整合,构建多维国际问题分析体系。

当前虽在对俄研究领域优势突出,但在多语种、多国别的研究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人才培养的挑战

首要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钱乘旦教授认为,区域国别学应具有“实践性”,学生也应深入当地社会。因此,区域国别学实践最好的方式是田野调查。只有深入的田野调查才能真正理解该国或该地,才能将所学和所用相结合。但目前我校在多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中以在校授课为主,田野调查难以实施。

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尚不完善。其一,区域国别学教师人数尚不足。相较于成熟的学科,该专业教师人数较少。其二,拥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授课教师力量不足。师资多集中于外语学科,跨学科背景(如政治、经济、社会等)教师匮乏,难以支撑国别研究所需的复合知识体系。因此,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实行联动。

再次是研究生生源亟待扩充。虽然我校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发展已处于全国高校前列,但因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致使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一志愿报考及调剂生源数量不足。

最后,学科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当前语言专业本科教学仍侧重语言技能训练,区域国别通识课程系统性缺失,致使学生知识储备难以支撑硕士阶段深度研究。本硕培养链条衔接断层,影响人才梯次培养的系统性。

三、未来发展途径

(一)加强“走出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立足国家战略对复合型国际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拓展海外田野调查资源。通过校际合作推动联合培养及学生互派,联动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专项计划,为学生构建跨国实践平台,强化跨文化研究能力,切实拓宽学术视野与实证研究深度。

(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其一,扩充专任教师队伍。在人才战略指引下,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专任教师队伍。其二,加强跨学科教师合作。建立校内跨学科教师合作平台,打破学院和学科壁垒。充分利用我校综合类院校优势,让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商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跨学科教师共同授课。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研究生生源

其一,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招生宣传。在多媒体平台制作高质量宣传资料,详细介绍学校区域国别学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等内容。在读生可到其他院校进行宣讲,以自身经历吸引同学报考。其二,加强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让潜在生源提前体验我校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

(四)完善“本-硕”课程体系

构建分层递进的本硕课程体系,本科设置通识基础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区域国别概况课程,硕士深化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研究方法和专题研讨课程,促进本硕阶段学习紧密衔接,提升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四、结语

本文从学生视角出发,以黑龙江大学为例,探究日前区域国别人才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以求为该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元的建议。让我校培养的国别人才既服务于地方,更服务于国家,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课题:黑龙江大学2024年学生学理论课题项目,编号:202442。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