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山西省两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项目

2023年06月09日

近日,由山西省申报的“山西黄河重点生态区(临汾)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和“山西太行山西北缘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灵丘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在国家级竞争性评审中,分别以全国第1名和第7名的成绩成功入选2023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预计将获得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近年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扎实履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加强“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稳步向好。按照《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全省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经过专家评审论证推选出两个示范工程项目。

山西黄河重点生态区(临汾)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覆盖临汾市尧都区、汾西县、洪洞县等11个县(市、区),该项目治理图斑374个,面积10.71平方公里,通过消除矿山地质环境隐患、治理边坡、耕地提质改造土地复垦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临汾市域汾河下游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清零”,助力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太行山西北缘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灵丘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位于大同市灵丘县县域内,该项目治理图斑109个,面积22.02平方公里,通过消除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修复边坡、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有效提升京津冀地区,尤其是雄安新区水源涵养地生态功能,增加区域碳汇能力,助力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据悉,两个项目总投资11.62亿元,可完成治理2市12县483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面积32.7平方公里,有效消除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隐患,补齐“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板块,协同筑牢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入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是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山西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推动“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姚永霞)

上篇:稳扎稳打 敢作善成——记中煤水文局二队邯郸项目党支部
下篇:职工心中的优秀队长——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勘探 工程处物探测绘队队长王港淼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3-06/09/001545.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