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当前初中生接触信息时代的主要方式。教师应该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改变,通过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的调整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学生对德育的深入了解,加强多种有关德育学习方法,有助于今后的身心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需要进行全面化,多角度,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一、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德育要求的阐述
信息化课程是一种力求从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信化意识、发展学生计算思维、训练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培育学生合理的信息化社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基础课程。课程设计上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通过全方位挖掘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和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合理的社会价值追求,培育学生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能力。
(二)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德育的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确立了德育的主体内容: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知识能力和信息教育的社会责任,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知识价值的判断力。信息课堂实施德育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培训,帮助全国中小学学生对通过信息技术传播所能够形成的社会后果进行预测研究,并培养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时间观念、共享观念,以及创业精神。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
在现今人们经济的发展中已脱紧密与信息化有关,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需要在高度信息化的大时代下生活的人们也需要拥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并以此来保证自身活动的准确性和正当性。也就是出于此因素,才出现了在中国各个院校中的信息化课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从中可以看出,在初中的信息化课堂中老师们不但应该教授学生们相应的信息知识之外,还应该在课堂的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们认识和掌握信息所包含的人文、伦理和社会等方面,这样他们在应用信息化这一活动中可以实现相应的教育责任。也就是说要明确自己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义务和权利、道德与法规等。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有对应的方式,也就是需要学生们能够遵守机房相关制度以及爱护机房内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等。
(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需求
现今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它也给人们日常生活带去了更多可能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在这其中它却不仅仅只展示给了人们美好的一面,同时其中也存在人类糟糕的一面。比如:垃圾内容、互联网上的垃圾广告、黄色、暴力内容以及一些计算机病毒等,这些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言都十分不利,很可能会诱导孩子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当我们老师对学生们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过程中,也需要老师加强训练孩子们辨别良好网络内容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此帮助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快乐成长。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教师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布置信息技术课ppt作业时,可以布置如“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等符合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二)教师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学校有对机房产生损坏的情况,需要对学校做出适当的教育;
2.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提出上课要求和规范来约束学生,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尤其在和学校产生纠纷时,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的看法,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使其口服心服。当然,这对教师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
3.教师以同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学生更加信服;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5.对于初中生来说,运用信息技术的道德主要是网络道德。初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例如,网络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自律,正确看待网络垃圾,禁止不文明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向学生讲解网页中的“潜规则”,提高学生对链接域名和下载地址模块的解析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推荐高质量、安全的学习网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既能提高知识,又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当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但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师和家长做好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观念。其次,教师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做出改革和创新,充分完善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自己渴望学习。最后,不但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而且要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增强每个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亲身的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在今后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多方位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