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探究

作者 □ 姜新贡
2024年04月12日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一直备受医学界的关注。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逐渐在患者中赢得了口碑。对此,该科普将为您深入剖析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妙招。

一、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速率、节奏或形态的异常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成年人的心率通常维持在每分钟60至100次的范围内,并呈现出稳定的规律性。然而,在某些病理或生理条件下,心脏可能会出现跳动过快、过缓或节律不规整的情况,这便是所谓的心律失常。值得注意的是,心律失常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表现。根据最新2023年5月份数据,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0%~15%患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二、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中医将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怔忡”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心火亢盛、水饮凌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三、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妙招

1.辨证施治

心律失常在中医理论中,常被归类为“心悸”或“胸痹”等病症范畴。这种病症的形成,与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习惯、性格特质以及饮食习惯等多元因素紧密相关,因此,不同的个体可能呈现出各异的病理机制。中医对于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心气亏虚、心血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心胆气虚、心脉瘀阻、痰湿内阻以及肝气郁结等。这些类型往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多种类型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患者若呈现心悸、气短、易疲倦及可能的头晕症状,且这些症状在活动后显著加剧,或伴有自发性出汗,这在中医临床中多被归属于心气亏虚型心律失常。针对此证型,治疗原则应以益气养心为主,通过补充和调养心气,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若患者表现为心悸易惊、胆怯恐惧,受惊后心悸明显,并伴有坐卧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则多属于心胆气虚型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应采取补气养心结合安神定志的方法,以此稳定心神,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对于那些出现心悸并伴有情志不畅、胸闷胁满、烦躁焦虑、纳差失眠等症状的患者,这通常提示肝气郁结型心律失常。治疗此类病症应重点疏肝理气,同时采用重镇安神的药物,以解除肝脏的郁结,促进气血的顺畅运行,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若患者心率缓慢,并伴有心悸、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及口唇紫暗等症状,这在中医理论中多被认为是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针对此证型,治疗应以温补心阳为主,通过提升心阳的温煦作用,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

2.中药调理

中药是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师会选用具有相应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如人参、黄芪、当归等益气养血药,可改善心气不足型心律失常;麦冬、生地、玄参等滋阴降火药,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心律失常;桂枝、附子等温阳散寒药,则对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此外,中药复方制剂如炙甘草汤、生脉饮等,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3.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又一特色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从而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心俞等。研究表明,针灸对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4.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饮食调养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调养。如心虚胆怯型患者,可多吃龙眼肉、红枣等养心安神的食物;心血不足型患者,则应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蛋黄等。此外,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等,也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症状。

5.生活调理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还强调生活调理的重要性。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同时,注意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

上篇: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下篇:产后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方法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4/12/012345.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