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重大原则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作者 □ 中共廊坊市委党校 张作颖 于梦娇
2025年03月24日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与创新共同构成了推动改革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坚实保障。

守正是改革的根基与前提。守正意味着坚守正道,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历史发展规律。在政治方向上,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遵循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被错误思潮所干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好,沿着正确的政治道路稳步推进。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改革力量,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克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守正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于国家和民族来讲,守正更是关乎兴衰成败,唯有坚守正道,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稳健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让古老的文明在现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改革进程中,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是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改革,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福祉。

守正要求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在新时代的改革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实际,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避免盲目冒进和脱离实际的改革行为。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任何改革措施都应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避免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率而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在综合考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制定的改革措施才能具备可持续性和社会认可度。

创新是改革的动力与活力源泉。在当今时代,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若缺乏创新精神,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突破旧有的体制机制束缚,难以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创新首先体现在理念创新上。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以开放、包容、前瞻的眼光看待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科技领域,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通信技术、高铁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等,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释放科技成果的巨大潜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

制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国家在制度设计上应注重前瞻性与融合性,构建适应新经济形态的灵活机制。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鼓励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此外,还需加强对创新成果的评估与反馈,确保制度的动态调整与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改革行稳致远,需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守正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稳定的环境,确保创新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创新则为守正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守正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革实践中,不能将守正与创新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一方面,不能因守正而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对新事物、新观念一概排斥,错失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追求创新而忽视守正的要求,背离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历史规律,导致改革陷入混乱和失败。在具体的改革举措中,要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的方式方法和路径。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重大原则推动改革行稳致远,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勇于在改革一线攻坚克难,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改革过程中,要敢于担当作为,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以实际行动推动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坚持守正创新重大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坚守正道、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确保改革行稳致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守正创新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以坚定的信念和开放的姿态,迎接改革中的各种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张作颖(1973.4.30-),女,汉,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学历,中共廊坊市委党校,副教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历史及党的建设、城乡经济发展。

上篇:探索城乡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径
下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3/24/027094.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