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背景下,发挥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中学地理课堂教与学不利于核心素养整体培育的缺憾,能够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与学可视性、生动性、高效性的培育。深入挖掘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项目式学习中教与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建立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运用导学展评练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进而帮助学生构建相应地理学概念、地理事物的相关规律等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核心力、应变力、创造力。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浅显的看法,以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中学地理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一点参考。
古人云“量图于左,量书于右,像于图,理于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地理的原理、规律、分布主要集中在地理图表上,所以掌握了地理图表中的知识点,就把握了地理知识的主干。“三新”背景下,在地理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学生缺乏实践体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理图表提高课堂教的质量与学的效率和效益,避免题海战术和机械性刷题,是当前地理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以图表释文的能力尤为重要,把中学地理的知识可视化、图表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堂教学中以导、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核心知识点,培养核心力
例如在锋面气旋教学环节中,利用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与近地面气旋锋面的相关规律,引导学生首先自主学习、判读出锋面在低压槽中时锋线常常会和低压槽线重叠现象和条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分别确定在AB处的锋面位置与CD处的锋面位置;以及根据画北半球风向的方法,独立准确地作出在锋面附近的风的方向,画出E、H处和F、G处分别为偏南风和偏北风;再引导学生归纳纬度较高的F、G处均位于锋面的北侧,都是冷气团;纬度较低的E、H处均位于锋面的南侧,都是暖气团。由图中各个位置的风向和冷、暖气团的性质,得到冷锋在AB线处,暖锋在CD线处,以及锋面的气流移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最后教师拓展提出暖锋控制气旋前面CD的位置的相关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归纳,即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广泛的暖锋云系并同时出现连续的降水等天气特征;冷锋控制了气旋后面AB的位置,则会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狭小的冷锋云系并同时出现降水等天气特征。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研图,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图表的记忆形成心理地理图表意识以及研图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记忆和识别图像,“以线带面再落实到点”知识点的覆盖,如选取重要的经纬线、地理分界线、轮廓线,地形、城市等要素,从而深化理解地理知识。
二、以学、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聚焦核心知识点及应用,培养综合分析应变力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研读地理图表时,先引导分析相关的地理信息、事物,独立思考各个地理要素的概念、特征以及分布规律,形成概括性的地理认知。再细分地理范围、地理各个要素进行仔细的研读,归纳出相关的结论,教师甄选出相应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引导思考解决。
例如在探究通视问题时引导学生研读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若在剖面图中过其中两点之间的无障碍物(山脊或山地)阻挡,则两地之间能够互相通视。由山顶看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即为“凹坡”,不易遮挡视线,则能够通视;若等高线先疏后密,即为“凸坡”,则容易挡住视线,不能通视。再如利用等压面的图形教学时,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和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并引导学生判读气压的高低PB>PA>PD>PC。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和总结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一般特征,促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地理概念。
三、以展、评为手段的评价方式,启发学生协作交流,突破学习地理心理障碍,培养创造力
突破学习地理心理障碍和培养学习地理的创造力,构建心理地理图表是一个不断积累、升华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建构良好的学习时空环境,不断地启发、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地理绘图软件给学生独立绘制平面图、复制专门地理图表、缩放地理图表的机会,课堂展示学生的成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的一次能力升华的过程,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质的飞跃,增强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对中学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良好学习地理知识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地理图表是构建中学地理知识体系的灵魂,地理图表是地理知识语言和符号,明晰地理图表,是理解中学地理核心知识。应用地理图表组织教学,让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使教和学在时空上得到扩展和延伸,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利于优化情境,突破难点,激发兴趣,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