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从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传来消息,该院佛教考古团队于今年4月底,在山西省阳曲县杨兴乡考察时,新发现一处重要的摩崖造像。
此处摩崖造像位于石槽村北石岔沟内的一处岩棚附近,开凿在一面较为直立、平整的崖面上,共一龛。
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一尊,佛像肉髻低平,身体丰壮,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胸前系带,衣角搭肘,一手施无畏印,一手施与愿印,右脚压左脚,佛座前有短悬裳。从造像风格上判断,应属北齐至隋代,即公元6世纪后期至7世纪初。
此外,该摩崖造像附近的岩棚内还发现了寺庙遗址,根据残存的碑刻判断为“九天圣母庙”,时代应属明清时期。这处摩崖造像和寺庙遗址在以往文物普查资料中未见登记,为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增添了新发现。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王炜表示,杨兴乡位于阳曲县东北部,杨兴河及其上游沟谷是连接阳曲县与定襄县、盂县的重要通道。这条通道上已经发现了丰富的佛教遗迹,如唐代的窑坪摩崖造像、北齐天保八年(557年)的膳都造像碑等。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