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3年7月1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教育论坛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 小学语文双减课堂构建研究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王威 周玲

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行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新思维尤为重要,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也正在路上。在目前较为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接收式的传统教学仍然广泛存在,甚至有的老师没有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的观念,囿于将“填鸭式教学”贯彻到底,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探究欲得不到激发,学习兴趣一落千丈。笔者从自身生活化教学的经验出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促使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热爱生物学,总结出相关实施策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掌握有价值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本文从生活化知识,生活化实践,和生活化反思三个维度展开,积极尝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探索。

一、师生共同发现,从生活中积累生物知识素材

生物学是一门基于自然和实践的学科,根植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要想学好生物学,就要有一双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的眼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暗含着,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接受教育时的跳板,尤其是生物学这样一门与生物生活生态密切联系的学科,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将会转变为课堂上学习过程中的宝贵助力。教师要想在讲授过程中各种生活化素材和实例信手拈来,合理使用,就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思考亲身经历的生物现象,比如,家中养殖的植物,不同浇水和施肥状况下的生长情况,不同植物所需水分、光照和矿质元素,与细胞中的化合物紧密相关。而靠近窗边的植物向窗外生长的现象,也与生长素促进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知识相关联。[1]教师意识到生活化素材积累的重要性,积累生活化素材,可以促进教学选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匹配与教材知识相契合而又新颖有趣的生活化实例。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之下,也会带着探索的眼光从生物学视角观察世界,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生物知识素材,一定是与其认知能力相匹配,或者“跳一跳”能够到的科学发展区内,这样在学生探究和积累中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在生物学课堂中产生迁移和重建,更加激发学生想要获得更多生物知识的强烈兴趣。学生在学习了“相对性状”这一概念之前,提前从身边寻找同种生物的哪些同一性状有哪些不同表现,就能发现身边有很多相对性状,比如人的单双眼皮,卷直发,豌豆的圆皱粒等。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物与生活相结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行,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PPT、图片、视频等知识呈现手段多种多样,在生物课堂中利用信息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能解决如细胞的结构等知识因实物过小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抽象的错误概念的问题,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在讲授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时,利用图片或动画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植物细胞分裂的详细过程,加深学生对细胞一分为二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印象。除此之外,也可将生活中的实物在生物课堂中加以利用,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真实中感受真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细胞膜的结构时,笔者曾利用有色花瓣在水中浸泡过程中,会将清水染色情境,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花瓣中的色素为什么会扩散至清水中,从而引导学生猜想得出这是细胞的边界,也就是细胞膜破裂之后出现的现象,同时向学生展示一颗去壳的完整生鸡蛋,并用牙签挑破卵膜,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细胞膜的存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眼界,让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物学科的魅力。

三、课后总结重反思,课堂知识再升华

生物学课堂的时间有限,而生活化生物学知识应当是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贯穿始终,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遗忘,课后应当继续在生活中深化和应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建构的知识框架,在课后作业和生活中反复琢磨,才能充分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进行实践和创新,做到举一反三,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若能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印证,更能激发学生对日常生物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也就是说,不仅要让生活化促进课堂学习,亦可以通过生活化的课堂给予学生正向积累正向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也蕴含了许多知识,学习也可以因为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变得更加简单。例如,在讲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这一课时之后,将完成课后习题的作业替换成亲手制作微型生态缸,这个小型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都由学生从自然环境中寻找并组装,然后举行生态缸展示会,学生之间就自己创造的生态系统成分和构成进行介绍,非生物的物质和成分有哪些,哪些植物作为生产者,哪些生物作为消费者,哪些作为分解者。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生物学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堆积,通过创造情境结合理论知识之后形成自身的认知,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独一无二的魅力,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的趣味所在,以兴趣和求知欲作为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模式。[2]通过课后针对性的生活化实践练习,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让知识来源于生活,提升于课堂,升华于课后,通过贯穿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让生物学变得更具独特魅力和学科特点。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